项目名称:新柏林宫
位置:德国
设计公司:Franco Stella
柏林宫的前身是勃兰登堡王公的居所,建造于1443年,在18世纪初期被部分改造为巴洛克式的宫殿。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柏林宫遭到轰炸,并于1950年被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认定为普鲁士军国主义的象征而夷为平地。新建的柏林宫成为了洪堡论坛博物馆中心的所在地,它将重建的旧建筑与现代的新建筑结合起来,使二者形成互补的关系。与此同时,柏林宫也成为了洪堡论坛文化中心乃至整个柏林中心城区的重要标志。朝向施普雷河的新建筑被视为整体建筑的“第四翼”,其体积轮廓与Schlüter最初设想但未能实现的方案相同:以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式宫殿为范例,将柏林宫改造为一座统一的建筑。外墙的尺寸和架构与既有的三座巴洛克式体量相关联,窗口的大小为外墙赋予了凉廊般的特征——这也反映了建筑所具备的公共特征。建筑的5个入口均得到全面重建,其门廊和双层立面分别朝向城市和庭院,使人想起旧时的城门。
特别地,得益于两座新庭院与各入口之间的连接关系,宫殿内Eosanderhof庭院的三个入口也得到了重建。在此基础上,朝向施普雷河的新立面中央还增加了第6个入口。四座新建筑——包括两座线性建筑和两座“大厅”——与Eosanderhof庭院的入口相结合,定义出两座新的庭院,其中一个是开放式的,另外一个带有屋顶,使宫殿的庭院空间得到了完善。旧庭院的重建和新庭院的增加均以“广场和剧院”的概念为灵感。根据不同的功能需要,内部空间几乎全部进行了重新设计并置入现代化设施。立柱和横梁被谨慎地布置在空间中,以保证具有特殊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场所在未来仍有重建的可能。建筑的总面积为42000平方米,共有4个楼层。一层是公共区域,包含入口、楼梯大厅、洪堡大厅、表演和会议空间、临时展亭、雕塑大厅、书店、餐厅和咖啡馆。二层是为柏林博物馆和洪堡大学服务的特殊展览区域;三层和四层是民俗博物馆和亚洲艺术博物馆的展厅、研究室和修复实验室。技术和行政空间主要集中在横向建筑的夹层,两侧可以分别俯瞰到Schloss走廊和Schlüterhof庭院。
新柏林宫外部实景图
新柏林宫外部实景图
新柏林宫外部实景图
新柏林宫外部实景图
新柏林宫内部实景图
新柏林宫内部实景图
新柏林宫平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