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西川生态修复景观Bavol张

景观设计 / 公园广场 2021-8-21 10:03

文件格式:jpg

文件大小:10.25MB

项目名称:郑州西川生态修复景观

位置:河南 郑州

设计公司:翰祥景观

郑州西川生态修复景观-00

近十年来,随着郑州国际产业园区的建设,水系规划被提上日程,结合郑州市中牟县雁鸣湖片区的陆续开发规划,西干渠所扮演的角色发生转换,在满足灌溉功能的同时,也被要求创造出能供市民娱乐休闲的活力空间,促进人与自然的融合。结合区域总体规划,我们负责进行改造设计的“西川”,位于郑州市中牟县大孟镇,信王节制闸至逐鹿营之间,总长约2.1公里。这段改造段被定义为中牟县水系改造的示范段落,它的建成将为区域性水系改造,尤其是灌溉渠道改造,提供指引方向。大孟镇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适中、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雪。全年平均气温14.2℃,平均降雨量616 毫米。境内有大小河流124条,分属于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西干渠属黄河水系,水源为黄河灌溉引水,水量较少;渠道宽度约6米,深度约1.5米,基底为全硬质混凝土结构以提升灌溉效能。改造段周边农田已大部分荒废,地势平坦,水体表面漂浮大量的农业生活垃圾、枯枝杂草等。渠道基本不具备水生态系统,自身净化能力较弱,水体总体呈富营养化趋势。随着城市扩张与更新速度加快,很多农耕土地在开发进程中被荒废,大量的人工干预与开发影响了整个生态环境系统,原生动植物所剩无几,生物栖息环境变得恶劣。西干渠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西干渠改造项目,旨在修复渠道及其周边的蓝带生态系统,恢复河流水生态环境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净化水体,把生物多样性、栖息地营造纳入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重新构建人和自然、河流的联结,为城市带来活力和场所归属感。将脏乱破败的灌溉用“西干渠”,重生为对城市、环境及居民联结,不可或缺的“西川”。设计之初,我们首先对西干渠上中下游水质进行了取样分析,水质报告显示,渠道内水质问题主要是有机物污染和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较高,会引起藻类迅速繁殖,造成水体持续恶化,失去自净功能。水体的污染治理与生态系统重建也因此成为项目的最大挑战。基于设计目标与项目现况,我们制定了如下设计策略,分步解决西干渠的各项问题:进行污染源研究,从源头了解并解决水质污染问题,构建生态水系统,让水体具备自身净化能力;同步构建西干渠延边生态环境,创造蓝绿带过渡空间与湿地空间,丰富区域性动植物物种,让整体生态循环体系形成闭环,实现永续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重建河岸空间功能,利用设计引导居民使用,让居住生活与河道生态系统和谐共处,最终实现设计愿景。

郑州西川生态修复景观实景图

郑州西川生态修复景观实景图

郑州西川生态修复景观实景图2

郑州西川生态修复景观实景图

郑州西川生态修复景观实景图3

郑州西川生态修复景观实景图

郑州西川生态修复景观实景图4

郑州西川生态修复景观实景图

郑州西川生态修复景观实景图5

郑州西川生态修复景观实景图

郑州西川生态修复景观实景图6

郑州西川生态修复景观实景图

郑州西川生态修复景观实景图7

郑州西川生态修复景观实景图

郑州西川生态修复景观实景图8

郑州西川生态修复景观实景图

郑州西川生态修复景观实景图9

郑州西川生态修复景观实景图

郑州西川生态修复景观实景图10

郑州西川生态修复景观实景图

郑州西川生态修复景观实景图11

郑州西川生态修复景观实景图

郑州西川生态修复景观实景图12

郑州西川生态修复景观实景图

郑州西川生态修复景观实景图13

郑州西川生态修复景观实景图

郑州西川生态修复景观实景图14

郑州西川生态修复景观实景图

郑州西川生态修复景观实景图15

郑州西川生态修复景观实景图


郑州西川生态修复景观Bavol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