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格式:jpg
文件大小:1.25MB
项目名称:南通紫琅公园
位置:南通
设计公司:AECOM
2016年底,为了进一步完善中央创新区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南通市政府着手推动南通紫琅公园(以下简称“紫琅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位于该区域中心的紫琅公园,占地266公顷,其中生态栖息地面积150公顷,具备防洪调蓄能力的水域面积116公顷。场地中规划了一条超过14公里的生态慢行绿道和一条长达20公里的生物走廊,不仅将人与自然相连接,也为迁徙鸟类、授粉昆虫等各种物种提供了赖以生存繁衍的栖息地。目前,将于2020年底全面完工的紫琅公园为中央创新区的生态平衡和社会效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高比例的绿化率成为提升公园区域空气氧离子含量、降低人体体感温度、减少环境噪音、增加空间舒适度的有效手段。生态设施的完善也为社会发展创造了新的机会。2019年至2020年间,紫琅湖的落成令中央创新区实现了大幅度的游客总量增长,吸引高新科技企业投资同比增长2.4倍,为南通当地就业率提升高效助力。
作为这片滨水森林公园的景观设计团队,AECOM不仅全面保护、保育和提升了150公顷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恢复当地生物多样性,更从韧性生态的角度出发,通过修复河道、营造山体和山谷、丰富的疏林草坪来建立稳定的风廊微气候系统,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打造可持续发展的都市绿心。同时设计还为游客提供骑行、慢跑和游园的连续流线,贯通风景秀丽的立体慢行系统,为全年龄段的人群提供全天候的景观参与空间,全面提升人体舒适度,使紫琅公园成为当地广受喜爱的休闲目的地。设计后的公园包括三大部分:山林和河道位于公园的北部,园区中部营造生态湿地,南湖则是公园最重要的滨水开放空间。北部地区被设计成一个水系环绕的山地森林公园,起伏的丘陵地貌、开阔的湖泊水域和成片草坪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宜人的户外活动空间。这片林地也因拥有不同地貌和水体而建立起稳定的风廊微气候系统,区域内环境温度和二氧化碳含量降低,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中部的生态湿地成为展示当地生物多样性的自然栖息地示范区。通过不同季相的60多种本地开花植物及40多种乡土树种的种植,营造出生态的水上森林,为野生鸟类和昆虫等物种提供自然栖息地,展示湿地演替的过程。南湖是整个园区的雨水收集器,具有强大的弹性调蓄能力,有效缓解区域内涝问题。同时,湖区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新去处,湖滨跑道、湖山广场、滨水游乐场、休闲观景台和多功能运动场满足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享受都市生态空间的需求,激发孩子们探索自然栖息地的兴趣,发挥生态教育的重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设计倡导绿色低碳的慢行交通系统,综合考虑景观节点的可达性,沿水系设置各种形式的连续步行系统,不同标高的步道、栈桥、平台、台阶将公共活动广场和园区的人行动线串联起来,形成层次丰富的立体漫步系统,为使用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步行体验。
南通紫琅公园实景图
南通紫琅公园实景图
南通紫琅公园实景图
南通紫琅公园实景图
南通紫琅公园实景图
南通紫琅公园实景图
南通紫琅公园实景图
南通紫琅公园实景图
南通紫琅公园实景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