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
位置:江苏 苏州
设计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奥默默工作室
继交大包玉刚图书馆改造后,奥默默工作室最新在苏州姑苏古城区完成了苏州芯谷产业园的建筑室内景观一体化改造升级项目。结合近些年对城市更新的探索,奥默默工作室发展出了更契合城市更新的场所关系与形式语汇,这些都在苏州芯谷产业园的建筑室内景观一体化改造升级项目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呈现。苏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全球首个“世界遗产典范城市”,有近2500年历史,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苏州,古称姑苏 、平江 ,是江苏省地级市 ,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风景旅游城市。项目位于苏州姑苏古城区。西边毗邻西环快速路,北面为新交立交,东南边为住宅区。苏州芯谷产业园改造前为苏州市金阊区人民政府办公楼,占地面积2275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9191平方米,容积率1.06,绿化率39%。上个世纪,广播录音器材厂在江苏省苏州市筹建新厂。1984年10月1日,该基地更名为广播电视部苏州录像机厂;1994年2月,更名为苏州中广录像机厂。2007年11月28日,经国家财政部批准,苏州中广录像机厂整体划转为苏州市金阊区人民政府。如今,该基地为姑苏区国有资产,现委托苏州历史文化名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经营管理,被正式定名为苏州芯谷产业园。
从二十世纪末的苏州中广录像机厂携带的电子基因,逐渐转变到金阊区区政府的庄严板正基调,再到如今脱胎换骨为全新的芯谷产业园的科技企业经济综合体,苏州芯谷产业园改造项目从一开始就矛盾重重。众所周知,苏州有近2500年历史,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同时苏州也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这个世纪以来,苏州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风景旅游城市,深深的根植于人们心中。如此一来,如何平衡好现代苏州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古典园林城市,成为本项目第一要解决的难题。介于苏州芯谷产业园项目,是一个集“建筑、景观、室内”于一体的改造类项目。现有建筑的存在成为了最大的“镣铐”。如何使本次设计成为“戴着镣铐跳舞”呢?其一,现存政府大楼风格过于庄严。如何将庄严板正的政府大楼转化为充满活泼和朝气的产业园区,是改造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原政府办公大门雨棚庄严;政府景观风格强烈;平直方正的庄严肃穆基调。其二,限制条件繁多而又严峻苛刻,使得接下来的改造提升难度加大,比如必须确保:原有的采光面积;开窗位置固定不变;现有开窗线脚复杂。
与此同时,苏州芯谷产业园需保留苏州文化特质,并要融入科技企业的特质——电子基因。这就需要保留原有园区特色和优势,同时升级提升形象适应新的定位。原有优势如下:基地原有植物绿化茂盛状态良好;保留录像机厂历史廊道;立面可外挂装饰。姑苏、文化、园林、历史、温润木材,是传统的苏州印象;现代、科技、智慧、电子、CPU、赛博朋克,是当代苏州的一张新的名片。因此,苏州芯谷产业园必须将现代高新科技感和古典苏州的冥想温润结合。园区入口需要提高识别度,增加符合芯谷产业园定位的科技色彩。因此,园区入口保留风水压顶形式,外包铝板折板,提取录像机电路芯片作为科技感图案表皮。内部加入灯光,使得夜间通过内发的光形式来强调表皮,塑造苏州芯谷产业园高新科技形象。园区入口处的主要建筑2#楼缺乏公共休息空间和整体原始工业遗迹的景观,空间浪费,商业街混乱。2#楼整体造型缺乏竖向线条,停车混乱,缺乏规整。介于2#楼改造时必须保持原有窗口位置,若要不改变原建筑造型逻辑,则提取录像机电路芯片作为外立面灵感来源,重新塑造2#楼门厅入口。同时在不改变原有窗口位置和原建筑造型逻辑的限制条件下,强化窗户的竖向线条演绎。将电路芯片的科技感和窗户的竖向线条结合,同时创造了生机富有活力的立面造型。架于1#楼和2#楼之间的连廊被重新赋予新的表皮。3#楼造型缺乏特色,人车混道,场地空旷导致空间浪费。
介于3#楼改造时也需要保持原有窗口位置,在不改变原造型逻辑的情况下,将原有空调室外机不变,外包苏式窗扇效果的木格栅。原有绿植茂盛,因此保留。设计将这些繁茂的绿植穿梭于木格栅内,取意为苏州古典传统园林的“竹海听雨”。原始场地缺乏公共休息空间;停车混乱,缺乏规整,从而造成空间浪费;确实原始工业遗迹的痕迹;商业街混乱。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园区主干道旁结合底层商业营造人群聚集场所,将原始2#楼一楼的车库改造为商业空间,置入“小盒子”使商业空间充满活力。室外的园区主干道旁保留工业遗迹,形成可以停留的工业遗迹长廊。“小盒子”商业空间面朝工业遗迹长廊,趣味盎然。2#楼作为整个苏州芯谷产业园最接近入口最醒目的建筑,然而其门厅不仅造型单一缺乏与苏州芯谷产业园匹配的科技感,而且功能单一,十分呆板。因此改造后,天花采用发光拉膜吊顶,地板采用水泥砖,主要交通空间用拉丝不锈钢和LED灯带营造未来科幻感,包含“智芯之门”之意。原2#楼的一层长期作为车库使用,浪费良好的公共休息空间。并且吊顶管线复杂,空间过高。改造时将其解放,置入一个一个的盒子,结合底层商业,增加人群聚集停留场所。
室外保留工业遗迹。将“盒子商业”面朝室外原有的工业遗迹,创造充满元气的室内外公共休息空间。室内地面采用水泥自流平,天花用穿孔铝板塑造出曲线,取自“云”的意象。“云”是指作为接受服务的对象不管在何时何地,都能享受云计算提供的服务。如此,更加贴合苏州产业园的高新技术产业。穿插的“盒子建筑”采用木纹复合板,贴合苏州传统园林的温润木质感。1#楼原报告厅前厅层高过高,层次感弱,一旁的顶部高窗致使光源较散。改造时将层层叠叠的芯片纹路提取,转译成具有现代感流动感高科感的室内LED灯光设计,符合苏州芯谷产业园的整体定位。原报告厅布局呆板,室内局促。改造后通过木纹复合板和LED灯带带来强烈对比,以及白色发光字和不锈钢作为点缀,时刻强调苏州芯谷产业园的现代科技感。通过打造打造文化引领、绿色为先、科技推动、产融育商、和谐共生的高品质城市空间,探索名城商务产业经济综合体模型。由点到面,提升古城空间品质,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拉动区域消费、提升区域产值,搭建产业转型引导平台,向产业、服务、消费等多点支撑的城市型经济转型。形成可复制的推广模式,引领产业园发展方向,树立产业经济发展新标杆。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外部实景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外部实景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外部实景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外部实景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外部实景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外部实景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外部实景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外部实景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外部实景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外部实景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外部实景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外部实景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外部实景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外部实景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外部实景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外部实景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外部实景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外部实景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内部实景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内部实景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内部实景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内部实景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内部实景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内部实景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内部实景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内部实景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内部实景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平面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平面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平面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平面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平面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平面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平面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平面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平面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平面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平面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平面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平面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平面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平面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平面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平面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剖面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剖面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剖面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平面和立面图1.jpg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平面和立面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立面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立面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立面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立面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立面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立面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立面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立面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立面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立面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立面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立面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立面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立面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立面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立面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立面图
苏州芯谷科技产业园立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