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江门人才岛综合展览馆
位置:广东 江门
设计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设计指导:杨金鹏 曹阳
建筑专业:刘德 余恺 杨子孚
室内专业:李毅 袁媛 白静静
结构专业:何相宇 陈晓晴
机电专业:何猛 刘燕军 蒲域
景观专业:杨陈 林玉明 袁振国 袁泽 孙天平
总图专业:金尚
项目整体利用原始岛内一座既有建筑(原造纸厂房)进行改造性设计,在占地不足2000平方米的区域内,通过现代的设计语言将其使用功能与当地文化相结合,使其整体呈现出“方寸之间,再现江门”的独特味道。江门,亚热带季风气候滋养了茂密的植被与丰富的水系,也孕育出了西江中的潮连岛——江门人才岛。“绿色与水系”、“街巷与碉楼”是项目所在地域的两个鲜明特色。墟顶街区、石湾直街、长堤风貌街……走在江门的老街古巷中,可以品味到浓浓的岭南风情和历史的厚重感,经过百年岁月洗礼的每一块青砖,都记载着这个城市的底蕴和变迁。在方案设计初期将这些江门印象作为重要元素融入建筑当中,是我们在项目一开始就提出的的课题,同时也是尊重原本记忆的设计出发点。
原厂房是一座以型钢外包混凝土柱支承的单层门式钢架厂房,外墙被红黄相间的装饰面砖完全包裹,这种立面处理方式造成室内外很强的割裂感,无法满足展陈功能和企业形象的需求。作为一个改建项目,厂房自身的结构已经为展览馆勾勒出初步的轮廓与框架,基于这点,考虑空间内外在视觉和功能上达成同一体系的对话。从外露的原厂房结构钢柱、由入口伸入展厅的格栅吊顶,到内外立面材质的延续、渗入展馆的景观绿植、“街巷”上方带形窗引入的天光,设计者在结构、幕墙、室内和景观等各个层面寻求模糊室内和室外边界的方式,力求强调工业建筑高大的空间和清晰简洁的构筑关系。为了更好地呈现室内外效果,建筑与室内设计同步进行,把最重要的沙盘模型与大屏展示直接置于钢架屋盖中央高跨的下方,正对入口主幕墙,幕墙向展厅后退形成室外灰空间的同时,还可以外露原厂房建筑的结构构架。参观者可以清晰地透过玻璃幕墙看到主展厅空间,主题功能明确醒目。
室内空间吊顶设计提取江门当地的木屋架元素,由室内向建筑外部延续,增强视觉冲击力和连贯性,形成中央展示空间的过渡和引导。其他小型展厅、会议、接待等功能以体块形式分散嵌入四周。体块顶部平台距离钢架屋盖净高充足处,正好用作偏向静态的洽谈区。这种形式不仅保持了原有高大的厂房空间的通透完整,还使得增建部分与既有结构脱离,自成结构体系,避免了对既有结构的加固,加快了施工速度。环绕展览馆的一带碧水,象征“岛”的意向;绿色植物交融在展览馆的室内和室外,给空间带来勃勃生机。围绕展馆的景观带水绿交织,在建筑东侧以“指状”延续进入室内洽谈和休闲区域,这里设置了可以完全打开的玻璃幕墙,室内外景观互相渗透融合,弱化隔离观感,模糊内外界限。展馆内部的新增空间采用当地古朴的灰砖饰面,体块间距、错落关系、洞口大小也延续了当地传统建筑和街道的尺度,以“巷”、“阶”、“桥”多种元素实现。
穿过现代科技的主展厅,仿佛又置身于江门味道“街巷”之中,绿荫穿插其间,小小的展览馆蕴含了江门传统文化的诗情画意。新增的室内空间包含两个展厅、报告厅及附属用房等。建筑外表皮延入到室内空间,增强新增空间的体块感,与开敞展示大厅形成有张有弛的空间节奏。整体建筑内的留白部分与空间顶部平台则形成了错落有致的休息空间、洽谈空间与办公空间,更加丰富了建筑当中的街坊概念。展示大厅主要承载着本岛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实时公示的展示功能。在原建筑厂房钢架屋盖中央高跨的下方,收纳原建筑厂房结构柱,形成了项目中最大的展示界面,并在巨型展墙上设置巨型展示屏。屏幕前部设计了一个同等宽度的下沉式立体展示沙盘,与屏幕上流动信息结合,形成更为立体的展示效果。展览大厅西侧是“智慧展厅”,主要以图文展板、多媒体与互动装置的形式展示人才岛简介及发展历程。展览空间中还配有一个《2030人才岛》未来影院,采用半包围式异形屏作为主体,结合投影,打造更为沉浸式互动体验空间,给参观者带来震撼的感官体验。江门人才岛综合展览馆在展示未来发展愿景的同时,也让人们追忆往昔。这座集展览接待、会议洽谈、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的展馆,将为焕然一新的江门人才岛提供一处既绿色生态又怀旧摩登的场所。
江门人才岛综合展览馆外部实景图
江门人才岛综合展览馆外部实景图
江门人才岛综合展览馆外部实景图
江门人才岛综合展览馆室内实景图
江门人才岛综合展览馆室内实景图
江门人才岛综合展览馆室内实景图
江门人才岛综合展览馆室内实景图
江门人才岛综合展览馆室内实景图
江门人才岛综合展览馆室内实景图
江门人才岛综合展览馆室内实景图
江门人才岛综合展览馆室内实景图
江门人才岛综合展览馆室内实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