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上海漆器文化体验馆
位置:上海
设计公司:柒造设计
摄影师:Runzi Zhu, Xiao Jiang, Jie Li
漆器体验馆位于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郊野公园的丰收村,该村落地理位置处于浦江镇城区和黄埔江之间的滨江地带,村落由原住民逐水而居自发形成,呈现出有机生长的城市肌理。由于该区域尚未集中开发,居民房屋及市政基础设施老旧。在国家乡村振兴的号召下,当地村政府开始对原有村落进行有机更新,该漆器体验馆作为文化创意产业被引入,希望通过文创空间吸引周边公园的游客,带动该村落的经济发展。丰收村为典型的江南水乡村落,民居沿着河道两侧建造,总图层面呈现出自由生长的建筑肌理。体验馆位于丰收村最西侧和郊野公园毗邻的岛屿上,该岛三面环水,南侧和郊野公园景观绿地融为一体。展览馆的建筑用地范围约为18*18米,建筑总图层面必须将相对较大的建筑体量打散重组,才能够很好的融入到该区域的细腻的建筑肌理当中。丰收村民居基本都采用白墙加灰色坡屋顶的做法。体验馆采用6组打散的坡屋顶“簇群形态”来呼应当地居民的“建筑原型”;立面材料也延续当地做法,采用白色涂料。同时簇群形态之间的缝隙能够让阳光,空气和人的视线自由穿越,为建筑带来呼吸感。
簇群形态在一楼及二楼的南侧相应的转变为3个通高的展览空间,工作室及茶室,西侧为通高的入口大厅,北侧为厨房及体验室。坡屋顶簇群的建筑形态坐落在三层木质景观平台之上,6组独立的坡屋顶相互脱离,体量之间形成大小各异的缝隙,大小不同的缝隙成为屋顶的“广场”及“巷道”,体验者可以游走其间,如同传统村落体验再现。景观导向下的“服务”与“被服务”空间:基地东侧及北侧为丰收村村民自建房区域,建筑品质较差,基地南侧及西侧为郊野公园,景观视线极佳。从总图规划层面,在景观视线导向下,将建筑东侧和北侧设计为“服务空间”,将南侧和西侧设计为提供公共活动的“被服务空间”。虚实庭院:项目整体场地范围约为20*30米,南侧设计一个供游客和村民使用公共开放的室外“虚庭院”,“虚庭院”主要通过南侧5个朝向景观公园的“取景框”及西侧的片墙组成,在限定空间的同时最大程度保持公共开放。在 “被服务空间”和 “服务空间”之间置入一个相对封闭的内部“实庭院”,庭院东侧设置景观楼梯,楼梯和庭院之间设置“漏透片墙”,在最大化隔绝东侧较为凌乱的建成环境,又可透过洞口看到四周民居的坡屋顶和上下楼梯的人;由于建筑采用簇群形态,有大量缝隙空间,内外庭院通过各种缝隙空间产生视线上的联系,从而将室内庭院,室内空间,室外庭院和远处的郊野公园景观连成一体。
体验馆属于公共开放空间,郊野公园游客及丰收村村民能够自由穿越建筑至关重要。场地设计层面,南西北三侧庭院边界设计为开放式围墙,仅作为界定场地边界作用。郊野公园游客和村民可以从北侧及西侧进入场地,建筑主入口及内部大厅设置在西侧,进入体验馆后,游客可沿着内部庭院南侧参观三个通高的展览空间及艺术家工作室,工作室北侧为开放式楼梯,游客可以通过楼梯穿过“漏透片墙”漫步到二楼北侧体验室,然后通过“廊桥”穿越通高大厅及三个通高展厅,最后到达二楼东侧茶室。一楼通过室外楼梯还可直达三楼,6组单独的坡屋顶体量,依次围绕内部庭院展开。坡屋顶体量之间的缝隙空间,形成大小不同的“巷道”和“广场”,漫步其中的人还可以通过这些“缝隙”空间视线穿越到南侧和西侧的景观公园。
上海漆器文化体验馆外部实景图
上海漆器文化体验馆外部实景图
上海漆器文化体验馆外部实景图
上海漆器文化体验馆外部实景图
上海漆器文化体验馆外部实景图
上海漆器文化体验馆外部实景图
上海漆器文化体验馆外部实景图
上海漆器文化体验馆外部实景图
上海漆器文化体验馆外部实景图
上海漆器文化体验馆外部实景图
上海漆器文化体验馆外部实景图
上海漆器文化体验馆外部实景图
上海漆器文化体验馆外部实景图
上海漆器文化体验馆外部实景图
上海漆器文化体验馆外部实景图
上海漆器文化体验馆内部实景图
上海漆器文化体验馆内部实景图
上海漆器文化体验馆内部实景图
上海漆器文化体验馆内部实景图
上海漆器文化体验馆内部实景图
上海漆器文化体验馆内部实景
上海漆器文化体验馆内部实景图
上海漆器文化体验馆内部实景图
上海漆器文化体验馆平面图
上海漆器文化体验馆平面图
上海漆器文化体验馆透视图
上海漆器文化体验馆透视图
上海漆器文化体验馆立面图
上海漆器文化体验馆立面图
上海漆器文化体验馆立面图
上海漆器文化体验馆立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