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花卉| 当前位置:园林吧 > 园林植物 > 植物细胞的形态与结构

植物细胞的形态与结构

来源:互联网 2010-05-30 【园林吧:园林学习第一门户】 交流论坛

  2)细胞器(organelle)
  细胞器是细胞内具有特定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亚细胞结构。活细胞的细胞质内有多种细胞器,包括具有双层膜结构的质体、线粒体,具有单层膜结构的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圆球体和微体,以及无膜结构的核糖体、微管、微丝等。
  (1) 质体(plastid)
  质体是真核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一般有几个至十几个μm。根据质体的发育程度、功能和色素情况,可将其分为前质体、叶绿体、白色体和有色体。
  前质体(proplastid) 前质体主要存在于根端、茎端、胚和卵等的幼龄细胞内。前质体一般是无色或呈淡绿色的球状体,直径约为1~1.5μm,其外有双层膜包被,内膜内褶,伸入基质中,或形成少许游离的小泡或类囊体(thylakoid),膜内基质中有少量的DNA、RNA、核糖体和可溶性蛋白等。当细胞生长分化时,前质体可转变成其他类型的质体。
  叶绿体(chloroplast) 高等植物的叶绿体,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内,在茎的皮层细胞、保卫细胞、花萼和未成熟的果实中也有分布,其功能是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合成有机物。叶绿体呈透镜形或椭圆形,长径3~10μm,短径2~4μm。细胞内叶绿体的数目、大小和形状因植物种类和细胞类型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一个细胞内可能有十多个、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叶绿体,如菠菜的叶肉细胞内,有200~400个叶绿体。在细胞内,叶绿体常分布在靠近质膜处的胞基质中。
  白色体(1eucoplast) 白色体来自于前质体,是不含可见色素的质体,常见于甘薯、马铃薯等植物的地下贮藏器官、胚以及少数植物叶的表皮细胞中。白色体近于球形,约2~5μm大小,其内部结构简单,在基质中仅有少数不发达的片层(图1-7)。根据白色体的功能及所贮藏的物质不同可将其分为造粉体(amyloplast)、造蛋白体(proteinoplast)和造油体(elaioplast)。造粉体是贮存淀粉的白色体,主要分布于子叶、胚乳、块茎和块根等贮藏组织中,遇碘呈蓝紫色。储藏蛋白质的白色体称为造蛋白体,常见于分生组织、表皮和根冠等细胞中,遇碘呈黄色;贮存脂类物质的白色体为造油体,存在于胞基质中,遇苏丹III呈橙红色。
  有色体(chromoplast) 有色体由前质体发育而来,或由叶绿体失去叶绿素而成,是含有类胡萝卜素,包括黄色的叶黄素(xanthophyll)和红色的胡萝卜素(carotene)的质体。在不同细胞或同一细胞的不同时期,由于二者含量的比例不同,有色体呈红、黄色之间的种种色彩。有色体可见于部分植物的花瓣、成熟的果实、胡萝卜的贮藏根以及衰老的叶片中。有色体的形状以及内部结构多种多样。大多数植物的花瓣以及柑桔、黄辣椒的果实中的有色体呈球状;黄水仙花瓣、番茄果实中的有色体呈同心圆排列的膜结构;红辣椒果实中呈管状等。有色体赋予花、果实鲜艳的色彩,可吸引昆虫,有利于传粉和果实的传播。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