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花卉| 当前位置:园林吧 > 园林植物 > 兰科花卉含义,类型,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及繁殖栽培要点

兰科花卉含义,类型,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及繁殖栽培要点

来源:园林吧 2010-04-11 【园林吧:园林学习第一门户】 交流论坛

  园林吧提示:[兰科花卉学习要点]学习兰花(国兰、洋兰)的含义、形态特征、主要生态习性和繁殖栽培要点。简要了解中国兰(兰属)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学习掌握以春兰为代表的栽培方法。简要了解热带兰常见栽培属(卡特兰属、蝴蝶兰属、石斛兰属、文心兰属、兜兰属、万带兰属)及大花慧兰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和繁殖栽培要点及主要用途。

  一、含义及类型

  兰花广义上是兰科(Oychidaceae)花卉的总称。兰科是仅次于菊科的一个大科,是单子叶植物中的第一大科。全世界具有的属和种数说法不一,有说1000属,2万种(《花卉学》,北京林业大学,1990),有说约有800属,3万-3.5万种(《兰花栽培入门》,吴应祥,1990),有的说有700属,2.5万种(《中国兰花全书》,陈心启等,1998)。该科中有许多种类是观赏价值高的植物,目前栽培的兰花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众多的品种。自然界中尚有许多有观赏价值的野生兰花有待开发、保护和利用。

  兰科植物分布极广,但85%集中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园艺上栽培的重要种类,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度以内,降雨量1500 - 2500mm的森林中。主要有中国兰和洋兰两大类。

  (1)中国兰:又称国兰、地生兰,是指兰科兰属(Cymbidium)的少数地生兰,如春兰、蕙兰、建兰、墨兰、寒兰等。也是中国的传统名花,主要原产于亚洲的亚热带,尤其是中国亚热带雨林区。一般花较少,但芳香。花和叶都有观赏价值。

  中国兰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兰花文化源远流长,人们爱兰、养兰、咏兰、画兰,并当成艺术品收藏。对其色、香、姿、形上的欣赏有独特的审美标准。如瓣化萼片有重要观赏价值,绿色无杂为贵;中间萼片称主萼片,两侧萼片向上跷起,称为“飞肩”,极为名贵;排成一字名为“一字肩”,观赏价值较高;向下垂,为“落肩”不能入选。花不带红色为“素心”,是上品等等。主要是盆
栽观赏。

  (2)洋兰:是民众对国兰以外兰花的称谓,主要是热带兰。实际上,中国也有热带兰分布。常见栽培的有卡特兰属、蝴蝶兰属、兜兰属、石斛属、万代兰属的花卉等。一般花大、色艳,但大多没有香味。以观花为主。

  热带兰主要观赏其独特的花形,艳丽的色彩。可以盆栽观赏,也是优良的切花材料。

  从植物形态上兰科植物分为:

  (1)地生兰:生长在地上,花序通常直立或斜上生长。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原产的兰花多为此类。中国兰和热带兰中的兜兰属花卉属于这类。

  (3)附生兰:生长在树干或石缝中,花序弯曲或下垂。热带地区原产的一些兰花属于这类。

  (3)腐生兰:无绿叶,终年寄生在腐烂的植物体上生活。如中药材天麻(Gastrodia eLata)。园艺中没有栽培。

  二、兰花的形态特征

  1.根

  粗壮,根近等粗,无明显的主次根之分,分枝或不分枝。根毛不发达,具有菌根( mycorrhiza)起根毛的作用,也称兰菌,是一种真菌。

  2.茎

  因种不同,有直立茎、根状茎和假鳞茎。直立茎同正常植物,一般短缩;根状茎一般成索状,较细;假鳞茎是变态茎,是由根状茎上生出的芽膨大而成。地生兰大多有短的直立茎;热带兰大多为根状茎和假鳞茎。

  3.叶

  叶形、叶质、叶色都有广泛的变化。一般中国兰为线、带或剑形;热带兰多肥厚、革质,为带状或长椭圆形。

  4.花

  具有3枚瓣化的萼片( sepal);3枚花瓣(petals),其中1枚成为唇瓣(lip),颜色和形状多变;具1枚蕊柱( column)。

  5.果实和种子

  开裂蒴果,每个蒴果中有数万到上百万粒种子。种子内有大量空气,不易吸收水分,盆栽兰胚多不成熟或发育不全,尤其是地生兰,没有胚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