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更新的沟通与协作——南林二村自发性改造设计

景观 / 居住环境 2020-9-23 20:44

微更新的沟通与协作——南林二村自发性改造设计 艾景奖 idea-king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of micro-renewa

设计说明

自改革开放以来,急速涌至的城市化浪潮将城市中的居住村裹挟其间,逐渐形成的“城中村”成为城市更新发展中的短板。 南林二村处于南京老城区的核心区域,南京林业大学东南区域与锁金村社区这两种不同属性用地的交界处,地势从东北向西南递减,占地约5.62公顷。原主要居民为校内在职及退休教职工,由于周围城市人口流动大,外地打工者等低收入人群逐年增多,社区功能用地脏乱;由于人口老龄化,社区生活不便利;由于社区经费不足,房屋设施进一步老化;由于用地利用率低,社区管理缺失。诸多问题的集成导致南林二村居民幸福感逐渐降低,社区逐渐失去活力,在数年后极有可能成为“城中村”,为最大程度得延缓该社区进入“城中村”,我们对这种无序的恣意发展给予了控制,降低其对周边城市环境、房地产发展与社会秩序造成不利的影响,并希望以此为例对存在同样问题的社区树立一个标杆。 我们以“微更新的沟通与协作”为主题,作为设计师的我们是这其中的“润滑剂”,旨在协调设计师、居民、政府三大支撑力量的合作关系,形成一个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并行的社区管理系统,以最温和、充分尊重原场地的改造方式,投入最低的成本,注入大量人流和生态力量,实现人与自然、文化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使居民参与度逐渐增高,形成自发改造社区的氛围。 为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增强社区活力,我们提出了五大设计策略:1.整改商铺区域,顾及居民需求;2.重拾废旧仓库,增设社区服务;3.清理二十废院,民工入住管理;4.修复三大游园,改善休憩空间;5.规划植物种植,提升生态效益。并在此之后规划整修了社区的无障碍通道及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停车位置。 这表达的不是一种结果,更多的是一种对过程性的思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的行为活动,社区也将继续发展,它的未来是未知的,是有无限可能的。同时,该设计具有很强的可持续性和生态性,通过新技术的运用实现经济生态发展,形成自我新城代谢的社区系统。

设计感悟

在设计之初,我们查阅大量资料,意识到了城市老旧社区的改造任务艰巨,它关系到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全局,是当下带有焦点性的社会问题,触及到了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影响深远,具有现实意义。于是我们决定从普遍问题存在并具有典型代表的南林二村入手,并进行大量的走访调研,结合社区更新的最新理论成果,不断探索着政府、规划师与社区居民之间的正确纽带关系。我们思考着通过整体性规划、小规模改造、改建等方式表现出对老社区存在的社会、历史、文化、经济、生态和人文等方面的关怀,也不失为平衡社会总体资源的分配和再分配,注入新生力量,推动社区居民交往互通,自发性参与社区改造设计,居民幸福感回升,社区活力重现的好策略。

在本次设计中,我们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对二村形成过程的思考,不单是对静止的现状的观察,更是追溯这种问题是怎么形成,居民又是如何渴望与社区建立一个相互依存的关系这一动态的过程。我们始终遵循居民的意愿与需求,清晰地认识到居民才是这场社区改造中的主人翁,政府主导的社区规划意识转变为以社区居民需求为主导的规划意识,及“公众参与”前置是我们方案进行的前提,我们的身份由“设计师”“技术专家”转变为“沟通者”“协作者”,承接自上而下的政府施政方针,又要平衡自下而上的居民主体利益。老社区微更新就应该秉承“修旧如旧”原则,尊重社区原有文化、生态风貌,投入最小的成本获得社区更新的最大收益。坚持以人为本,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居民的需求,平衡社区内部各利益与功能关系,引导居民自发得加入这场改造,把居民意愿与实际行动相结合,实行五大策略,这样才能使社区形成一个自我新陈代谢的系统,拥有较好的经济、文化、生态等效益,并得到可持续性得发展。 在这次竞赛中,我们也始终地把自己当成是居民中的一员,希望未来在这里的人能真的感受到生活的质朴,感受晨间鸟鸣,感受绿植清翠,感受日暮依人,我们行走在其中并在其中感悟生活。

作品详情 http://www.idea-king.org/zuopin/detail/4320.html

更多大赛信息请访问艾景奖官网 www.idea-king.org

以上内容来自「艾景奖」,感谢idea-king整理供稿,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查看原文
设计师 | 中国
微更新的沟通与协作——南林二村自发性改造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