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设计| 当前位置:园林吧 > 规划设计 > 客运站景观规划-武广铁路新衡山站区总体规划(图)

客运站景观规划-武广铁路新衡山站区总体规划(图)

来源:衡山县规划局 曹波宁 2012-03-10 【园林吧:园林学习第一门户】 交流论坛

  5.4  道路交通规划

  5.4.1  交通发展策略

  1)合理组织城市对外交通,布局对外交通设施,与用地规划紧密结合,尽量减少对外交通对区域的负面影响,建立完善、便捷的内外道路网系统服务于本区,提高城市及区域交通的综合效率。

  2)路网布局力求适应今后用地规模的拓展、交通结构的变化,改进土地开发条件,并与城市景观相结合,营造内部景观道路、特色道路和城市广场。

  3)道路的规划选线力求与地形结合并尽量做到线型流畅,降低开发强度,减少土方量,保持自然山体地貌特征,并努力营造“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

  5.4.2  对外交通规划

  作为一定地域和重要旅游区的客运集散地,本区对外交通功能显得至关重要,必须建立一个快捷、便利的对外交通体系来满足这一功能要求。新区主要对外交通设施为新衡山火车站和衡山长途汽车客运站。交通组织主要通过西部纵向主干路与107国道连接完成,汽车客运站、公交站靠近火车站布置,形成便捷的公共交能换乘体系(见图8)。

客运站景观规划-武广铁路新衡山站区总体规划(图)

图8  道路交通规划图

  5.4.3  道路系统规划

  道路路网规划着重考虑便捷的交通组织方式与107国道衔接及与自然地形结合、合理的路网密度、满足新区生产生活功能等为指导思想,以运行效率高的“高密度低宽度”为设计理念,规划为“环状变形方格网式”道路系统。新城道路规划为“自由式”道路系统,主干路概括为“一纵一横套内环”结构,一纵为圣帝大道;一横为九龙大道;一环为中心的椭圆环道。

  道路等级分为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级。主干路主要解决火车站区和核心区分别与东西向外部交通联系,有机串联各主要功能区,次干路和支路主要起内部联络和用地分割作用。主干路规划红线宽24米,次干路规划红线宽18米,支路规划红线宽12米,全部按一幅路横断面设计(详见表1)。沿107国道北侧退后11米绿化带设置平行辅道,保证国道交叉口间距在1000米以上。道路规划与跨铁路发展预留的隧道口合理衔接,以满足新区远景向西北发展的需要。

  5.4.4  步行系统

  规划结合新区公共服务、商业服务体系、生态绿廊和水系、山地公园等设计与道路系统有机衔接的完整步行系统。在商业区内部建设商业步行街,营造地域文化和特色突出的特色街坊空间,沿中央水系布置休闲步道将沿线旅游购物、旅馆服务、休闲娱乐有机串联,将游、购、娱、住等功能融合。

  附表:规划主次道路一览表

客运站景观规划-武广铁路新衡山站区总体规划(图)

  通过以上详细规划可以看出:武广铁路新衡山站规划是站在一个较高的高度,用发展的眼光作整体全盘的考虑,既强调了县域小区域内的互动协调互补,与南岳区旅游业配套协调发展,又实事求是地站在全局的角度,科学定位,创新规划,务实发展,力争成为未来粤港澳-长株潭-武汉经济长廊中耀眼的节点和焦点。

  结束语:综上所述,武广高速铁路新衡山站区的规划建设对于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无疑是具有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一直是城市规划与建设者面临的首要难题。本次规划是在大量细致调查的基础上,反复研究探索,形成以生态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环保节能为发展助力,规划建设成为环保、节能、节地、节水、低密度、低污染的绿色生态空间,以满足社会、经济、环境的整体协调发展的需要。“生态宜居、建筑唯美、山水相连、和谐共融”的车站新区新貌将成为南岳衡山名胜之下又一道别致亮丽的风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