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 当前位置:园林吧 > 行业热点 > 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范本

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范本

来源:互联网 2010-06-02 【园林吧:园林学习第一门户】 交流论坛

8、泥浆渣土处理措施
成孔过程中产生的泥浆及时排放至储浆池,再抽进全封闭泥浆车运至弃置点,产生的淤泥渣土及时成堆,然后由渣土车运至弃置点。
9、成品保护
(1)已完成的桩,不允许车辆或钻机从邻近经过,以免造成断桩或桩位偏移情况。
(2)桩芯砼浇筑完成,在砼终凝后,应及时进行浸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昼夜。
10、技术资料
由项目部资料员负责整理,归档各种技术资料,按照合同要求编制好,以备查。每根桩必须有一组试件。
11、桩基检测
桩基施工完毕后,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桩基检测,具体方法由设计、监理、甲方等根据施工情况和规范要求研究决定,并采用下列不少于二种方法检测:
静载试验,判断单桩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静载试验的数量不得少于总桩数的1%,且每种桩径试桩数不少于3根。
高应变动测,判断桩单桩承载力及桩的施工长度,检测数量不少于5%,且不少于5根。
无损动测试验,判断桩身的完整情况,是否缩颈、夹泥或断桩。每一承台内桩的检测数量不少于1根,检测数量不少于桩总数的30%。
抽芯试验,判断桩身砼质量、桩底沉渣及桩尖持力层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根据低应变试桩的结果进行抽芯检查,检查数量不少于桩总数的3%。
12、关键工序质量控制
(1)施工中所用的计量器具如经纬仪、水准仪必须经过计量部门检验并登记注册,没有计量合格证不得使用。有专人检查各种桩位的定点,定期派专人校核基准点,各种测量检查均需认真填写成果记录及附图,测量结果应准确可靠。
(2)桩基正式施工前,应进行试冲,试冲数量不少于10根。
(3)成孔开始前应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桩机定位应准确水平、稳固,桩机冲击钻与护筒中心的允许偏差应不大于±20mm,成孔施工应一次不间断地完成,不得无故停机,施工过程应做好施工原始记录。
(4)确保桩的入岩深度,当冲击至微风化岩岩面。经过取样鉴定为微风化岩面(报监理、设计或勘探单位认可),再钻至设计入岩深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得到监理工程师或钻探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终孔。
(5)钢筋笼制作严格按图纸设计和规范要求加工,下放前,须加砼保护块,确保钢筋保护层。焊接用的电焊条必须有合格证和符合图纸设计,单面搭接焊10d,缝厚S≥0.3d,缝宽b≥0.7d。焊缝应连续、饱满、无夹渣、气泡,应符合规范要求,同时做隐蔽工程验收。
(6)钢筋笼在起吊、运输和安装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变形。安装入孔时,应保持垂直状态,对准孔位徐徐轻放,避免碰撞孔壁,下笼中若遇阻碍不得强行下放,应查明原因,酌情处理后再继续下笼。
(7)灌注混凝土前,须进行二次清孔,清孔后的泥浆浓度控制在1.10以下,同时利用测绳测量沉渣厚度,确保沉渣厚度小于5cm。
(8)混凝土灌注是确保成桩质量的关键工序,导管应连接平直可靠,密封性好,隔水塞砼强度不低于桩身砼强度,外形规则光滑并配有橡胶片。灌斗容量应能满足混凝土的初灌量的要求,混凝土灌注要连续紧凑地进行,严禁将导管提出砼面,导管埋入砼面的深度2~6m为宜,混凝土灌注中应经常测定砼面上升情况,在灌注将近结束时,应核对砼的灌入数量,以确定所测的混凝土的灌注高度是否正确,当砼灌注达到超灌标高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符合要求方可停止灌注,同时做好水下灌注砼的隐蔽工程验收。
(9)为保证工程质量,关键工序及主要工序应提请监理现场验收。
a、桩位测放;b、嵌岩深度确定;c、护筒埋设、桩位对中;d、测量孔深;e、清孔后沉渣测定;f、钢筋笼制安;g、水下砼灌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