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 当前位置:园林吧 > 行业热点 > 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范本

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范本

来源:互联网 2010-06-02 【园林吧:园林学习第一门户】 交流论坛

泥浆性能指标选择
成孔方法        地层情况        泥浆性能指标
                相对密度        粘度(S)        含砂率(%)        胶体率(%)        失水率(m1/30min)        泥皮厚(mm/30min)        静切力(Pa)        酸碱度
冲击        粉质粘土        1.05~1.20        16~22        8~4        ≥96        ≤25        ≤2        1.0~2.5        8~10
        砂层        1.2~1.5        22~28        ≤4        ≥95        ≤20        ≤3        3~5        8~11

冲击成孔施工要点
项  目        施 工 要 点        备  注
在护筒脚下2m以内        小冲程1m左右,泥浆比重1.2~1.5,软弱层投入粘土块夹小片石。        土层不好时宜提高泥浆比重或加粘土块。
粘土或粉质粘土层        中、小冲程1~2m,泵入清水或稀泥浆,经常清除钻头上的泥块。        防粘钻,可投片石。
粉砂或中粗砂        中冲程2~3m,泥浆比重1.2~1.5,投入粘土块,勤清碴。       
基岩        高冲程3~4m,泥浆比重1.3左右,勤清碴。        如遇基岩面倾陡,回填块石至岩面以上30~50cm,先低锤密击待形成平面后正常冲击;如遇溶洞,采用回填粘土夹片石,低锤密击冲击造壁或压入钢护筒护壁。
软弱土层或塌孔回填重钻        小冲程反复冲击,加粘土块夹小片石,泥浆比重1.3~1.5。       
冲击至岩面时,加大冲程,勤清渣。每钻进100~200mm要取一次岩样,并妥善保存,以便终孔时验证。冲击过程中,为防止跑架,应随时校核钢丝绳是否对中桩位中心,发生偏差应立即纠正。成孔后,应用测绳下挂0.5kg重铁砣测量检查孔深,核对无误后,经监理工程师终孔验收后,进行下一道工序。
4、钢筋笼制作安装
    钢筋骨架现场制作,在一次清孔完毕后,起钻、吊车吊放钢筋骨架。钢筋笼外侧设置控制保护层厚度的垫块(砼保护层厚度为70mm),其间距竖向为2m,横向圆周不得小于4处,顶端应设置吊环,钢筋骨架在井口分段焊接,采用单面搭接焊时,焊接长度10d,受力钢筋接头应相互错开,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的35倍且不大于500mm的区段范围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不大于50%,同一钢筋上应尽量少设接头,接头位置应设置在受力较小处,钢筋规格、等级、间距等安放必须准确。钢筋笼的制作应符合图纸设计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要求。
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表(mm)
项  次        项  目        允 许 偏 差
1        主筋间距        ±10
2        箍筋间距        ±20
3        钢筋笼直径        ±10
4        钢筋笼倾斜度        ±0.5%
5        钢筋笼安装深度        ±100
6        长度        ±100
钢筋笼在运输和吊装时,应防止变形,安放应对准孔位,不得强行插入和碰撞孔壁,就位后应立即固定。钢筋笼安装可用小型吊运机具或起重机吊装就位。对直径和长度大的钢筋笼,可分节制作和安装,且在每节主筋内侧每隔5m设一道井字Ф30加强支撑,与主筋焊接牢固组成骨架。
    钢筋笼安装完毕时,应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该项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应及时灌注水下砼。
    5、安放导管
    导管采用壁厚5mm的无缝钢管制作,直径Ф250,导管必须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使用前应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进行水密试验的水压不应小于孔内水1.3倍的压力,也不应小于导管壁和焊缝可能承受灌注时最大压力的1.3倍。导管吊放时应居中且垂直,下口距孔底0.3~0.5米,最下一节导管长度应大于4米。导管接头用法兰或双螺纹方扣快速接头。
    6、清孔
本工程采用正循环工艺清孔,一次清孔采用橡胶管,一次清孔降低泥浆浓度,防止二次清孔因沉淤过厚而难以清理,以及保证钢筋笼下放顺利;二次清孔在导管下放后,利用导管进行,二次清孔泥浆比重控制在1.15~1.2,粘度≤28s,含砂率≤8%,孔底沉渣厚度≤50mm。清孔过程中,必须及时补给足够的泥浆,并保持孔内浆液面的稳定和高度。清孔完毕后,必须在30分钟内进行灌注砼。
7、水下砼灌注施工
水下砼灌注是成桩过程的关键工艺,施工人员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做好准备工作和技术措施后,才能开始灌注。本工程采用商品砼,混凝土强度等级C25,用砼搅拌运输车运至现场,导管水下砼灌注。砼必须具备良好的和易性,坍落度控制在18~22cm。砼充盈系数大于1.0,水泥用量不少于360kg/m3,含砂率为40%~45%,并选用中粗砂,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应为<40mm,采用二级配,砼初凝时间一般宜低于3~4小时。
采用同标号砼隔水塞隔水。料斗砼灌注量应计算准确,保证导管埋入砼中不小于0.8~1.2m。
灌注前,在料斗内灌入0.2m左右的1:1.5水泥砂浆。灌注时,保证导管埋入砼中1.5~6m,每根桩的灌注时间符合下面规定:灌注量10~20m3不得超过2h,灌注量20~30m3不得超过4h,砼浇筑要一气呵成,不得中断,并控制在4~6h内浇筑完,以保证砼的均匀性,间歇时间一般应控制在15min内,任何情况下不得超过30min。最后一次灌注砼量,应高出桩顶设计标高0.5~0.6m,砼浇筑完毕,马上清除0.3~0.4m,余下的待施工承台时再凿除,以利新老砼结合和保证砼质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