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评论| 当前位置:园林吧 > 行业热点 > 探寻影视中的景观哲学

探寻影视中的景观哲学

来源:中国园林 2011-05-22 【园林吧:园林学习第一门户】 交流论坛

  所有的艺术都具有一定的相通性,作为视觉艺术的影视与景观也有着密切的联系。笔者认为,每一个风景园林设计师都是一个导演,场地是这部大片的场景,设计元素是导演的“道具”,而如何去演绎场地上的“故事”,则需要设计师用心去构思、推敲。那么,谁是这部景观大片的主角呢?那是将要出现在大片中的人。

  很多电影中的画面都带给人们唯美的感受,比如《头文字D》中周杰伦与女友在滨海木栈道上的场景:两边茂密的芦苇丛,中间是一条曲线的木栈道,而尽头是宽广的湖面,令人心旷神怡,这正是很多景观设计师在滨水景观设计中惯用的手法。当导演在为电影选景拍摄时,也是对现实中优秀景观的一次用心选择,因此,我们在欣赏电影的时候应该关注并思考其中的景观画面。

探寻影视中的景观哲学景观画面图 探寻影视中的景观哲学景观画面图片

探寻影视中的景观哲学景观画面图片 探寻影视中的景观哲学景观画面图片

  无独有偶,当笔者与户田芳树交流时,他就喜欢把电影中看到的唯美和艺术的画面剪辑下来,告诉其他的景观设计师导演为什么这样去拍摄。一棵树、一滩水甚至是一堵墙,这些画面中的元素都成为户田先生眼中的优秀景观,正是这样善于对生活的观察,才铸就了他当今日本三大著名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师的地位。“我觉得电影导演黑泽明应用的一些技法和手法是很值得研究的,也是学景观设计的人值得学习的”,户田芳树阐述到。 

  随着对大片的追求,电影导演也对影视大片进行了更多的思考,但结果却有明显的差异。《满城尽带黄金甲》以尽显奢华的场景来阐述中国的皇权文化,很粗浅地表现了所谓的“大片”含义。就像我们今天在设计景观时,为了追求所谓的视觉效果而将市民广场设计成展示性景观的牺牲品一样,这是一种肤浅的没有内涵的“空壳大片”。相比较那些小场景但又能深刻刻画人物形象的类似《阿甘正传》这样的大片,我们的电影人还要思考很多,同样,我们那些设计展示性大景观的设计师也应该扪心自问。

  一部传奇战争史诗《赤壁》的情节经过导演吴宇森的巧妙修改后,融合更多今天人们的生活情趣和习惯,受到很多现代人的喜爱,同样也成为经典的大片。这似乎也在告诉我们,当我们设计景观时,在面对传统与创新时,一定要更多地去设计符合现代人习惯的景观,毕竟这些景观是为今天的人服务的。

  我们的时代容易造就对于所谓“大片”的追求,但如何导演现代景观大片,这是摆在每个景观设计师面前的话题。我们应该采用现代艺术手法及价值观去审视现在的景观艺术,用合适的道具和故事情节去展现艺术。正如我们保护遗产已经从故宫、万里长城“突围”一样,景观设计师也应该从传统思维“突围”,别忘了去关心那些刚刚过去的甚至今天存在的生存方式与艺术,因为景观设计本身就是对生活的一种体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