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境发展历程初探
摘要:花境起源发展于英国。目前我国正掀起花境应用的热潮,对花境的发展历程进行探讨,有益于更好地应用这种花卉种植形式。现结合英国花园,以设计和历史发展的眼光,系统全面地整理分析花境的发展历程,拟从自然哲学等视角对花境的发端作进一步诠释,探讨花境的历史成因。
1 花境艺术寻踪
1.1 英国中世纪花园与花境的雏形
中世纪英国最早有记载的花园是寺院和宗教花园,修道院的庭院花园也成为英国早期园林的最初形态。自9世纪开始,修道士已经在抬高的长方形种植床中种植多种花卉了,这些种植床常有砖砌的镶边。随着封建制度的完善与发展,王室贵族们也建立了皇室花园,花园除了供给食物、药物、香料之外,还是社交和游戏场所。当时的普通居民也圈起住宅旁的地块作为自己的菜园或花园,以满足家庭的食用、药用香料之需。由于条件限制,普通居民的菜园或花园,园艺化水平不高,人们将药草与蔬菜、花卉等较随意的混植在一起,实际上以丛状混植方式应用。
虽然这一时期没有出现花境这一专业术语,但当时在抬高的长方形种植床中混种多种花卉以及在庭园中丛状混植药草、蔬菜和花卉等做法,与今天所指的花境在种植形式上有些相似。虽然缺乏花境配置的艺术性科学性但这种形式却在中世纪的英国花园中得以孕育。
1.2 文艺复兴时期结节园的兴起以及17世纪纯观赏花园的产生与花境的嬗变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皇家贵族花园总体上恪守了中世纪的模式,但也受到意大利花园的影响。因此,结节园(knot garden)成为这时英国花园的一个特点,花结(fret)的图案复杂,常用黄杨和其它低矮植物组成图案的轮廓线,而后再用各种花卉填充其间。16世纪,结节园经常被种植着连续的、相互交错的植物组成的边境(bor2der)围绕。它最初是直线框架,除了图案造型外,还为了不让土壤滑离种植床以及保护植物不超出它们各自的空间。可以看出,围绕在花坛周边的植物种植形式:边境(Border)一词在园艺上出现了,但当时它作为花坛的附属部分,与我们现今所指的花境(flower bor2der)有较大的区别,但却是现今所用花境(flower border)一词的部分由来。
17 世纪,英国皇家贵族花园依然受国外的影响极大,特别是受法国与荷兰的影响。所以花园都是规则式的,面积较大,其中多用绿色植物,较少运用花卉。与此同时,一些园艺作者也纷纷写著作,阐述了对普通花园设计的见解,而这种普通规模的花园在当时乡下随处可见。1618 年,William Lawson 建议将供观赏为主的花园从菜园中分离出来,以便人们更好地享受花草的纷芳与清香,而不必受洋葱和卷心菜气味的干扰。约1664年,John Rea 提出在房屋南侧为观赏和娱乐而建造花园,推荐在花园的周围边境(border) 种植红色报春花、獐耳细辛、玫瑰色剪秋罗属植物、耳状报春花、双色紫罗兰、桂竹香和双色原种紫罗兰等多种草本花卉。可见,边境(border)此时仍是花园花坛的附属部分,但其中种植的种类已由最初的常绿植物逐渐转化为多种草本花卉,形式也由单一植物的列植转化为多种纯草本花卉的混合种植,在形式和内容上与我们现今的花境有了较大的相似。
1.3 18世纪自然风景林的出现与草本花境、岛状花境的兴起在经历长期的以规则式为主导的景观后,到18世纪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在园林艺术方面开始摒弃古典主义的规则式传统,希望获得更轻松自然的园林景观,厌恶处处是修剪整齐树木景观以及规则的大型花坛,出现了自然风景园林。此时花坛边境(border)也逐渐脱离了规整的花坛,成为一种独立的较为自然的花卉应用形式得以发展,在其中混植多种草本花卉,并考虑季节性的连续观赏效果,称这种花卉应用形式为花境(flowerborder)。1735年,古德伍德(Goodwood) 公园东南面墙基处的的花境被认为是草本花境的先驱。花境中每种花卉都有明确定位,布置于矩形的方格中。花境有131m长,0.9m~1.2m宽:第一行花卉与边缘相隔10cm,第二行与第一行相隔23cm,第三行与第二行相隔0.3m。最后一行与围墙相隔0.3m。第一行由各种番红属植物组成,第二行由不同种春天开花的小球根植物和其它植物如:地钱属植物、银莲花、波斯鸢尾、耳状报春花、毛莨属植物等组成。第三行由22种不同种高度中等的春、夏季开花的花卉组成,在每6.4m处重复一次。于是,这儿有21个重复的中等高度花卉的重复并且有86个较小的花卉的重复片断。
从这个长花境可以看出,花境种植除了运用这一时期流行于灌木丛中的分级(graduation)理论(矮的植物在前高的植物在后) 及传统的混植原理以外,韵律节奏等原则也都有所体现,成为传统花境的重要特征。这个花境最先开始尝试跨越整个季节种植,获得连续的观赏效果,从而使得草本花境迈开了关键一步。此时,花境已不仅局限在普通居民的私家花园中随意种植,而是科学艺术的在大型花园运用,使得花境这种应用形式得以确立,对花境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一世纪还出现了圆形的花卉种植床,如同草坪上的花环花束一样。它最初起源于灌木丛,最后逐渐转到1a生和宿根花卉的应用上来,也以分级和混植为基本原理。这种形式可视为现今岛状花境(islandborder)的前身。
1.4 19世纪混合花境的诞生以及花境艺术的繁荣自1845年,英国开始免交玻璃税,温室得以发展,于是广泛流行温室植物的种植及花坛的运用。但短暂的花期过后,则留下大片空地,于是遭到一些园艺学家的反对。园艺师Shirley Hibberd和William Robinson都参与到反对中。在园林设计上,折中是解决争论的方法,于是产生了混合花境。混合花境中以宿根花卉为主体,同时还给灌木、球根、一二年生花卉留有空间,并且也非常适宜运用当时引种而来的耐寒花卉。因此,混合花境的产生又是花境艺术的一个重要创新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