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绿地园林景观的设计
尺度:园林规划设计首先要确定一个合适的比例尺,同时确定相对的尺度。通过控制园中景物的尺度,设计者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使人们感到轻松愉快,所以大多数的园林尽量去符合人们的正常尺度。不过也有例外的情况。公共绿地绿化树木的选择原则由于树木的配置要受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制约,在设计中要掌握植物色彩、花果期及时序,将其组成宁静统一、色彩丰富、四季各异的园林绿化景观。常绿树、落叶树,乔木、灌木,速生、慢生、不同形态、不同色彩的树种应有机配植。公共绿地的入口处和重点地方, 要种植体形优美、色彩鲜艳、季节性强的植物:儿童游戏场内,绿化树种的树形要丰富,色彩要明快,尺度要适合儿童的体形,如修剪成不同形状和整齐矮小的绿篱等。总的来说, 要遵循三个原则: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因材制宜。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立地条件及各类绿地的性质、功能和景观论文代写要求,力求适地适树,运用闻香、听声的作用,结合立地条件和综合功能要求, 合理地进行配置。如果选材不当, 就会影响园林树木的生活生长,降低其观赏效果。因时制宜园林空间的艺术特点,有别于其它艺术如建筑艺术、装饰艺术等。它的形象随着时间和季节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如:季节的变化可使其呈现不同的季相景色,树龄的增长可使其改变形态。因此,在设计中既要保持景观的相对稳定性,又要做到四时有景、各具特色,近期规划和长远规划相结合,制定出长远的措施和安排。因材制宜根据其生态习性和观赏特点,全面考虑园林树木在造景上的观形、赏色作用。树木的种植设计在园林绿化规划设计中占有很大比重,种植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园林绿化工程的成败。好的种植设计就是要利用植物材料的自身特性,运用艺术手段,将植物的功能与人的感觉协调起来,创造出令人赏心悦目的园林绿化景观。公共绿地绿化树木的配置要点先面后点。树木配置必须先从整体考虑,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然后再考虑局部穿插细节, 做到“大处添景、小处添趣”。主次分明。在一个景区内,首先要确定植物的主题和主要观赏区,再布置次要景区。选定主景树种,再选择配景树种。
远近结合。树木配置时,不仅要考虑到一个景区的树木搭配协调,同时要与原有树木有机组合好,还要与相邻空间或远处的树木和背景及其它景物相呼应,以取得园林空间艺术构图的完整性。此外,还应注意慢生树与速生树的搭配、协调,做到远近结合。高低组合。在一个园林空间或一个树丛、树群中,乔木是骨干。因此,在植物配置时,先要确定乔木的树种、数量和分布位置,再由高到低,分层配植灌木和藤本地被植物和花草, 这样才能形成完美的主体轮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