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绿地园林景观的设计
科学地进行园林绿化景观的规划设计,充分考虑使用者对通风、光线、日照的需求。要在绿地系统中形成开放性格局,使人们休闲、运动、交流等活动能融合在园林绿化景观中,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到阳光雨露、鸟语花香, 营造出一个优美、安全、舒适的生活空间。
融合生态化公共绿地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中要运用植物造景的艺术手法,营造复式种植结构,增加公共绿地绿化量和空间的绿化、美化和彩化效果, 提高生态效益。 师法自然公共绿地园林绿化景观的规划设计除了满足视觉效果外,还应营造其他感官效果,如通过合理的植物布局,招鸟引虫,营造清脆的鸟鸣声、树木的沙沙声、昆虫的呢喃声。要依据公共绿地规划的中轴线和园路、曲径布设植物景观,使各个植物景群随园路的开合间隔变化,步移景异,避免同一景观给人造成疲倦感。节能环保要坚持建设与节约并重、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方针,以保护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和提高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和利用效率为核心,必须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的规划设计模式、建设模式和维护管理模式。公共绿地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六要素园林绿化设计需要六要素的完美结合来实现。它们是:单纯、变化、强调、均衡、连续、尺度。单纯单纯产生优美。创造单纯最重要的因子是重复。
重复:既适用于形态、质感和色彩,也适用于特殊的植物。有着相同质感的不同植物通过重复出现能够有助于产生单纯。同样的,相同色彩的植物,尽管树种不同,也能够有助于单纯。重复植物形态可使人的眼睛在欣赏风景时舒适地移动, 保证一定的熟悉的视觉。变化变化增加了趣味性,使种植设计的基调得以控制。通过园林中形态、质感和色彩的不断变化,避免了千篇一律,给游人提供了更多的景色。精心地平衡重复与变化是很有必要的,重复太多会造成单调,变化太多会导致杂乱无章。强调强调的目的是在配景的衬托下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主要景观。强调依赖于变化,因为要做到强调,就必须比周围任何出的特性,并应有更长期的观赏效果。 均衡人们常在所看到的东西上寻找均衡。均衡可以是对称的,也可以是不对称的。对称均衡通过在建筑或小品两边场地的对角配植相同的植物来完成。不对称均衡可以用两边均衡但大小不等的形式来创造,如一株乔木可以与三株灌木相平衡。均衡不仅是看得见的, 而且可以凭感觉来完成。色彩可以通过增加视觉重量感来影响均衡。例如,一株色彩明快的植物可以平衡另一边几株同样大小或近似大小而视觉重量感轻的植物。
连续:为了使观赏者的眼睛在园中依次地移向每个强调点,就需要连续来完成。例如在设计中保持基本的色彩而慢慢地改变植物形态,使视线随着植物的增高而抬高,质感由粗糙过度到精细。所有形态、质感或色彩都应该慢慢地改变,以使它们连续地变化。连续可以被看作是园林的节奏,因为视线总是由一个强调点逐渐地移向另一个强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