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论文| 当前位置:园林吧 > 行业热点 > 谈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谈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来源:扬州大学网 2010-04-29 【园林吧:园林学习第一门户】 交流论坛

  植物学教学课堂,学习与交流】

  一、植物与人类的粮食和能源

  植物几乎是环境中唯一的、第一级的生产者,是其他生物生存的最基本能源。当今世界,人口膨胀导致粮食短缺、能源巨耗、资源枯竭、环境退化与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植物有关。

  当今世界,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对物质的需求和满足愈来愈渴望。人口问题的核心是食品增加与人口增长的比例即植口(plant population)失调,以及由植口所决定的二级生产者的总和与人口之间的数量协调问题。因此,食用植物、饲料和饵料等增长总量应大于人口增长量,才能真正解决人口问题。植口的增长必须通过提高作物产量、改变其品质,扩大食用植物、饲料植物、饵料植物,开发新的植物资源或植物原料,以及扩大其利用范围等来解决。此外,扩大土地利用范围、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丰富人类与其他二级生产者的食物构成等也将有利于解决人口问题。

  人类赖以生存的全部粮食、蔬菜、水果等都是植物。据估计,全世界可食用的植物有75000种之多。约有10000余种药用植物至今仍为发展中国家80%的人口(30多亿)的健康服务。粮食的产量、质量是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基础。全世界仅以60亿人口计,每人每年消耗400公斤粮食,平均每年每667平方米生产700公斤粮食,则全世界年消耗粮食约需2.4亿吨,必须有2300万公顷的良田作为保证。然而,水土流失、可耕地面积的缩减、品种的退化、产量和品质的下降,加之人口的急剧增长,使得全世界粮食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大力改良和提高已有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开发新的(植)食物资源,成为确保社会安定和文明平稳发展与进步的至关因素。

  植物是光能或太阳能的最大、最有效的转化器,是未来石油、煤或煤炭及天然气等有机能源的潜在来源。迄今,全世界仍有8%的工业能源直接来自于植物。在民间,维持生活所消耗的植物源能源则更多(热带可达80-90%)。大范围、无节制地开采、利用和消耗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使得这种非再生性能源资源日趋耗尽,能源危机愈加突出。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利用植物或植物的残体发展沼气(28立方米甲烷/吨,相当于1.25桶原油)已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和鼓励。利用生物技术提高并提取植物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如酒精、甲烷、植物精油、液化树酯等作为新能源,受到广泛重视。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国际生物学计划 (International Biological Program,IBP),重点研究全球不同生物群系的生产力,以及如何满足地球上不断增长的人口的需要,研究可能获取的产量的最大定额。最终目的是通过查明生物有机物质的质和量的分布, 掌握其再生产的基本规律,以便最为合理地利用。

  二、植物与人类的生存环境

  植物存在于人类活动的一切环境中,是其他环境因素和活动的关键环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为其他生物提供生存所需的食物和氧气。人类的衣食住行不仅直接或间接地取之于植物,而且植物能涵养水源、吸收粉尘、过滤噪音、调节气候、减少温室效应、净化水土气中的重金属、SO2、NO2、Cl2等有毒有害物质,保护、监测并改善环境质量。此外,植物还能固坡护沙、防止水土流失,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绿化都市、营造庭园景观,有利于人类创造最佳生存环境。

  人类的劳动使荒地变为良田,林带的植造,防风固沙,使沙漠变为绿洲;热带与亚热带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引种驯化和栽培植物;利用植物指示探矿、石油开采、环境保护,以及农业区划和土地规划等重要的人类生产经济活动,都将或多或少地改变着特定地区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人类的文明和永续发展。

  近30年来,国际性研究计划---《人与生物圈》(Man and Biosphere,MAB)的实施,使人们更为深入地研究、认识和理解自然与人、自然界与社会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