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类植物介绍(种类,观赏价值,用途,性能等)
4.肾 蕨 Nephrolepis cordifolia(N.auriculata)
科属:骨碎补科肾蕨属 栽培类型:多年生宿根
别名:蜈蚣草、篦子草、石黄皮、 园林用途:盆栽、切叶、圆羊齿
放置环境:半荫;生长适温15-26C
英名:Tuberrous Sword Fern,Pigmy 株高:30 - 40cm
Sword Fern “NephroLepis”意为“肾形鳞片的”,“cordifolia“意为“心形叶的”。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中国华南各省山地林缘有野生。
●根状茎具主轴并有从主轴向四周横向伸出的匍匐茎,由其上短枝可生出块茎。根状茎和主轴上密生鳞片。叶密集簇生,直立,具短柄,其基部和叶轴上也具鳞片;叶披针形,一回羽状全裂,羽片无柄,以关节着生于叶轴,基部不对称,一侧为耳状突起,一侧为楔形;叶浅绿色,近革质,具疏浅钝齿。孢子囊群生于侧脉上方的小脉顶端,孢子囊群盖肾形。
●喜温暖、半荫和湿润,忌阳光直射。
●春季孢子繁殖或分株及分栽块茎繁殖。分株繁殖于春季结合换盆进行。孢子繁殖时,播于水苔、泥炭土或腐殖土上,约2个月后发芽,幼苗生长缓慢。生长期要多喷水或浇水以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光照不可太弱,否则生长势弱,易落叶,光线过强,叶片易发黄。生长适温15 - 26℃,夏季高温时,置于荫棚下,注意通风。冬季应减少浇水。越冬温度5℃以上。生长快,每年要分株更新。
●肾蕨叶色浓绿,青翠宜人,姿态婆娑,株形潇洒,是厅堂、书房的优良观叶植物。可盆栽,也可吊篮栽培,可以进行切叶生产。
该属另一著名栽培品种,波斯顿蕨(Nephrolepis eralata‘Bostoniensis’):又名皱叶肾蕨。多年生草本。叶簇生,大而细长,羽状复叶,叶裂片较深,形成细碎而丰满的的复羽状叶片,展开后下垂弯曲;叶淡绿色,有光泽。本品种是高大肾蕨(Nephrolepisralata)的一个园艺品种,尚有矮生、冠叶、皱叶等品种,是目前国际上十分流行的蕨类植物。喜荫及高温、高湿。春天分株或夏天分离匍匐茎上长出的小植株繁殖。20℃以上开始生长,越冬温度5 0C以上。忌阳光直射或过荫,强光下叶色极易黄化。对水分要求严格,不可过干或过湿。生长期经常向叶面喷水。主要用来盆栽观叶,切叶。
5.卷柏类 Selaginella
科属:卷柏科卷柏属
英名:Spiremoss
栽培类型:多年生常绿宿根
放置环境:半荫;生长适温15-25℃
株高:5 - 30cm
叶色:绿色镶白边、绿色、蓝绿色
同属植物约有700种,大多数种类原产热带、亚热带地区,中国各地有分布。
●多年生蕨类植物。植株矮小,主茎直立或匍地蔓生,有多回分枝,分枝处常发生细小的不定根。叶形、叶色富于变化。孢子囊生于枝顶。
●卷柏属植物大多生于山谷或山坡林下、石缝等阴湿处,喜温暖、湿润和半荫环境。耐寒性、耐旱性、耐荫性良好;大多不耐高温,忌强光直射;需肥性不高,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范围广泛。
●孢子或扦插及分株繁殖。卷柏属植物分枝顶端会产生孢子叶,即球花,它可产生孢子囊,其内孢子成熟后可自行撒落或人工收集撒播,培育成独立植株。直立型植株可于春季切取4-5cm长、发育成熟的茎枝,浅插于细沙土中,遮荫并保持15-20℃及95%的空气湿度,其上可形成许多个体。对于匍匐性植株,多于春季换盆时分株繁殖。
适应性强,栽培容易。根系浅,盆栽一般不宜覆土过深,土壤以疏松、保水、排水良好的腐叶土较好。生长期保持盆土湿润,避免过干,同时叶面喷水,提高空气湿度。盛夏高温注意遮荫,加强通风,防介壳虫、蚜虫危害。追肥不宜过多,可于春秋各追肥1次。及时摘心,促发分枝,矮化丰满植株。
●小型盆栽。卷柏属植物株体矮小,叶色别致,姿态秀雅,适宜于点缀假山、石缝中或作山石盆景;或小型盆栽,或吊盆悬挂,观赏效果好。
●常见种类:
(1)翠云草S.uncinata
别名:蓝地柏、绿绒草、龙须、地柏叶
英名:Hooked Spikemoss
主茎匍匐蔓生,长25 - 60cm,有棱。叶片卵形,二列疏生;营养叶两型,背腹各两列,腹叶长卵形,背叶矩圆形,排列成平面,下面深绿色,上面蓝绿色,叶色蓝绿,美丽动人。
(2)‘银边卷柏’S.martensii'Watsoniana’
别名:银端卷柏
植株茎枝直立,高10 - 30cm;茎枝上半端向后弯倾,如同开展的花瓣。地表发出分枝,每一分枝上的小枝与叶片都生长在同一平面上,形似扁柏。茎枝近地面易生不定根,悬垂至土中。叶片细小密集,淡绿色下部叶片色深,枝条顶端叶片为银白色,观赏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