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类植物介绍(种类,观赏价值,用途,性能等)
一、概述
蕨类植物也称羊齿植物,为高等植物中比较低级而又不开花的一个类群。多为草本,稀为木本。
蕨类植物有性世代和无性世代交替出现,具独立生活的配子体(原叶体)和孢子体。孢子体为多年生植物,是观赏部分,有根、茎、叶之分。根为须根状,茎多为根状茎,在土壤中横走.上升或直立,叶形态特征因种而异,千变万化。
蕨类植物约有12 000种,广布全球,寒、温、热三带都有分布,而以热带和亚热带为分布中心。中国为世界上蕨类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目前已知有2 400余种,其中半数以上为中国特有种和特有属。多分布于中国西南和长江以南各地,尤以西南地区最为丰富,素有“蕨类植物王国”之称。
蕨类植物是最优良的室内观叶植物之一,也常用来布置阴生植物园和专类园,蕨叶是重要的插花材料。随着对蕨类植物资源的不断研究、开发,蕨类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
二、常用种类
1.铁线蕨 Adiantum capillus-venerrs
科属:铁线蕨科铁线蕨属
英名:Maidenfair, Southern Maidenfair Fern
别名:铁线草、美人发
园林用途:基础种植、盆栽观叶、点缀山石盆景
栽培类型:多年生常绿宿根草本
位置和土壤:室外半荫;富含石灰质的土壤。室内半荫;生长适 株高:15-50cm 温15-25℃ 观赏部位:茎叶
“Adiantum”源于希腊文adiantos,意为“不湿的”; “capillus- veneris”意为“维纳斯(罗马神话中的爱神)之发”。原产于美洲热带及欧洲温暖地区,在中国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北至陕西、甘肃、河北,多生于山地、溪边和山石上。
●植株纤弱。叶簇生,具短柄,直立而开展;叶卵状三角形,薄革质,无毛;叶柄墨黑明亮,细圆坚韧如铁丝,故名。二至三回羽状复叶,羽片形状变化较大,多为斜扇形,羽状叶片密似云纹;叶缘浅裂至深裂;叶脉扇状分枝;孢子囊生于叶背外缘。
●喜温暖、湿润、半荫;宜疏松、湿润、富含石灰质的土壤。为钙质土指示植物。
●孢子或分株繁殖。以分株繁殖为主,4月结合换盆进行;或于春天用根茎繁殖。能自播繁殖。盆土以微黏为宜。生长期保证土壤水分充足和较高的空气湿度。夏季置于荫棚下,适当通风,生长适温15 -25℃,空气相对湿度以80%为宜。越冬温度5 -10℃为佳。
●四季常青,纤细优雅,清秀挺拔。可盆栽点缀窗台、门厅、台阶、书房案头、几架。亦可瓶插,配以鲜花。在温暖湿润地区,可植于假山缝隙,柔化山石轮廓,丰富景观色彩,营造出生机勃勃,浑如天然的山野风光。
●全株入药,有清热解毒、驱风去湿之功效。
2.二叉鹿角蕨 Platycerium bifurcatum
科属:水龙骨科鹿角蕨属 园林用途:盆栽观叶、吊盆观赏
别名:二歧鹿角蕨、蝙蝠蕨、鹿角山草 放置环境:阴湿;生长适温15-25℃
英名:Bifurcate Stag's,Horn Fern 株高:40cm
栽培类型:多年生大型附生植物
“Platvcerium”意为“阔角的”,“bifuratum”意为“二歧的”。原产于澳大利亚、非洲和南美洲热带地区。在原产地是典型的附生植物,常附生于树干分枝处或树皮裂隙间。
●植株灰绿色,被绢状绵柔毛。异形叶。不育叶又称“裸叶”,扁平,圆形纸质,叶缘波状,偶具浅齿,紧贴于根茎上,新叶绿白色,老叶棕色。可育叶又称“实叶”,丛生下垂,幼叶灰绿色,成熟叶深绿色,基部直立楔形,端部具二至三回叉状分歧,形似鹿角,故名;孢子囊群生于叶背,在叶端凹处开始向上延至裂片的顶端。
●喜温暖、阴湿环境。冬季干燥时可耐0℃的低温;耐荫,有散射光即可。
●孢子或分株繁殖。以分株繁殖为主,四季皆可进行,以夏、秋季为好。
生长期需维持高空气湿度,浇水宜勤,浇则浇透,但勿使水停滞在叶面,以免叶面腐烂;生长适温15 - 25℃,温度过高则生长停滞,进入半休眠状态。生长旺盛期可追肥1-2次。冬季过暖或过于干燥皆不利生长,10℃即可。高温、通风不良或光线过于幽暗易发生病虫害。
●鹿角蕨形态奇特,悬吊观赏时似鹿角丛生,姿态潇洒不羁,点缀于居室,情趣盎然。
变种大鹿角蕨(var.maJ us):叶片大而粗壮,质地厚,深绿色。
3.巢 蕨 Neottopteris nidus
科属:铁角蕨科巢蕨属 园林用途:盆栽观叶、吊盆观赏、切叶
别名:鸟巢蕨、山苏花 放置环境:阴湿;生长适温20-22℃
英名:Bird-nest Fern 株高:1-1.2m
栽培类型:多年生常绿大型附生植物
“Neottopteris”由希腊文neottia(鸟巢)和pteris(蕨)组成,指叶丛生其状,如鸟巢;“nzdus”意为“鸟巢”。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分布于中国台湾、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及亚洲热带其他地区。成丛附生于雨林中的树干或岩石上。
●根状茎短,顶部密生鳞片,鳞片端呈纤维状分枝并卷曲。叶革质,丛生于根状茎顶部外缘,向四周辐射状排列,叶丛中心空如鸟巢,故有其名;具圆柱形叶柄;单叶阔披针形,尖头,向基部渐狭而下延;叶革质,两面光滑,边缘软骨质,干后略反卷;叶脉两面隆起,侧脉分叉或单一,顶端和一条波状脉的边缘相连。狭条形孢子囊群生于侧脉的上侧,向叶边伸达1/2。
●喜温暖、阴湿,不耐寒,宜疏松、排水及保水皆好的土壤。
●采用孢子繁殖,于3月或7-8月间进行,方法同微粒播种。栽培基质应通透性好,如草炭土、腐叶土、蕨根、树皮、苔藓等。生长适温20 - 22℃,越冬温度5℃以上。生长期需高温、高湿,需经常浇水、喷雾,合理追肥;忌夏日强光直射。生长期缺肥或冬季温度过低,会造成叶缘变成棕色,影响观赏效果。
●中、大型盆栽植物。株形丰满,叶片挺拔、色泽鲜亮,观赏价值高。可植于室内花园水边、溪畔、荫庇处,或悬吊于空中,或栽植于大树枝于上,营造热带雨林茂盛、葱茏的植物景观。可切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