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设计| 当前位置:园林吧 > 规划设计 > 居住区绿地的类型和各类绿地的布置

居住区绿地的类型和各类绿地的布置

来源:互联网 2010-05-25 【园林吧:园林学习第一门户】 交流论坛
(二)居住区小游园
小游园面积相对较小,功能亦较简单,为居住小区内居民就近使用,为居民提供茶余饭后活动休息的场所。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老人和少年儿童,内部可设置较为简单的游憩、文体设施,如:儿童游戏设施、健身场地、休息场地、小型多功能运动场地、树木花草、铺装地面、庭院灯、凉亭、花架、凳、桌等,以满足小区居民游戏、休息、散步、运动、键身的需求。
居住区小游园的服务半径一般为300~500m。此类绿地的设置多与小区的公共中心结合,方便居民使用。也可以设置在街道一侧,创造一个市民与小区居民共享的公共绿化空间。当小游园贯穿小区时,居民前往的路程大为缩短,如绿色长廊一样形成一条景观带,使整个小区的风景更为丰满。由于居民利用率高,因而在植物配置上要求精心、细致、耐用。
小游园以植物造景为主,考虑四季景观。如要体现春景,可种植垂柳、玉兰、迎春、连翘、海棠、樱花、碧桃等,使得春日时节,杨柳青青,春花灼灼。而在复园,则宜选悬铃木、栾树、合欢、木槿、石榴、凌霄、蜀葵等,炎炎夏日,绿树成荫,繁花似锦。
在小游园因地制宜地设置花坛、花境、花台、花架、花钵等植物应用形式,有很强的装饰效果和实用功能,为人们休息、游玩创造良好好的条件。起伏的地形使植物在层次上有变化、有景深,有阴面和阳面,有抑扬顿挫之感。如澳大利亚布里斯班高级住宅区利用高差形成下沉式的草坪广场,并在四周种植绿树红花,围合成恬静的休憩场所。
小游园绿地多采用自然式布置形式,自由、活泼、易创造出自然而别致的环境。通过曲折流畅的弧线形道路,结合地形起伏变化,在有限的面积中取得理想的景观效果。植物配置也模仿自然群落,与建筑、山石、水体融为一体,体现自然美。当然,根据需要,也可采用规则式或混合式。规则式布置采用几何图形布置方式,有明确的轴线,园中道路、广场、绿地、建筑小品等组成有规律的几何图案。混合式布置可根据地形或功能的特点,灵活布局,既能与周围建筑相协调,又能兼顾其空间艺术效果,可在整体上产生韵律感和节奏感。
图6-2是北方某居住小区中心小游园的设计平面图,该绿地呈带状,长约140m,宽52m,西面有一煤气站,其设计布采用局如下。
(1)总体布局
绿地中心空间为小型不规则广场,西侧设一组合花架亭,方便人们休憩。东侧设一小型自由线水池,与花架亭呼应。广场南侧设一组合形花坛,以引导南入口游人。绿地东侧空间为一开敞广场,主要以儿童活动为主。南北向铺装广场中心设7个渐变彩色圆球雕塑,增加环境的趣味性。广场北侧设一小型沙坑儿童游戏活动。广场边缘设若干坐椅。
绿地西侧为轮廓广场,以老人活动为主,较大铺装可举行舞会,满足晨练、散步活动的需要。广场周围植若干树大荫浓的庭院树,围合成半通透的安静空间。
(2)种植设计
中心绿地由大乔木、花灌木、绿篱形成带状相围合。内部骨干乔木选元宝枫、云杉、暴马丁香等北方乡土树种;基调花灌木选用紫丁香、黄刺玫等,以草坪衬底。水池边及园路人口留有集中草坪,形成开敞空间,缀以宿根花卉镶边,形成了层次,季相变化丰富。土丘上及老人活动广场周围多处植白桦、落叶松,以体现北方特色的植物景观。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