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花卉| 当前位置:园林吧 > 园林植物 > 园林景观植物生长发育和环境的关系

园林景观植物生长发育和环境的关系

来源:园林吧 2010-08-17 【园林吧:园林学习第一门户】 交流论坛

  四、土壤与植物的生长发育
  土壤是树木栽培的基础,树木的生长发育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营养元素,以保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土壤对树木生长发育的影响是由土壤的多种因素(如母岩、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土壤酸碱度以及土壤微生物等)的综合作用所决定。因此,在分析土壤对树木生长的作用时,首先应该找出影响最大的主导因子,并研究树木对这些因子的适应特性。

  土壤孔隙中含有空气的多种成分,如氧、氮、二氧化碳等。氧气是土壤空气中最重要的成分,我们常说的土壤通气性好坏主要是指含氧的状况。所有的树根和土壤微生物都要进行呼吸,不断地耗氧并排出二氧化碳等,若土壤通气不良,会减缓土壤与大气间的交换,使氧气含量下降,而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这样不利于氧与二氧化碳间的平衡,影响根系生长或停长,从而导致树木生长不良。

  土壤化学性状主要指土壤的酸碱度及土壤有机质和矿质元素等,它们与树木的营养状况有密切关系。土壤酸碱度一般指土壤溶液中的H离子浓度,用pH值表示,土壤pH值多在4—9之间。由于土壤酸碱度与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活动有关,因此土壤有机质和矿质元素的分解和利用,也与土壤酸碱度密切相关。所以土壤酸碱度对树木生长的影响往往是间接的。土壤反应有酸性、中性、碱性三种。过强的酸性或碱性对树木的生长都不利,甚至因无法适应而死亡。各种树木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力有较大的差异,大多数要求中性或弱酸性土壤,仅有少数适应强酸性(pH值为4.5~5.5)或碱性(pH值为7.5~8.0)土壤。

  此外,在一些地区由于盐碱化而影响树木的生存。盐碱土包括盐土和碱土两大类。盐土是指含有大量可溶性盐的土壤,多由海水浸渍而成,为滨海地带常见,其中以氧化钠和硅酸钠为主,不呈碱性反应;碱土是以含碳酸钠和重碳酸钠为主,pH值呈强碱性反应的土壤多见于雨水少、干旱的内陆。

  对园林树木而言,落叶树在土壤中含盐量达0. 3%时会引起伤害,常绿针叶树则在含盐量为0. 18%~20/0时,即会引起伤害。因此,在盐碱地进行园林绿化时既要注意土壤的改造,更要选择一些抗盐碱性强的园林树木,如柽柳、紫穗槐、海桐、无花果、刺槐、白蜡等。

  五、其他环境因子与植物的生长发育
  1.地势与植物的生长发育
  地势本身不是影响树木分布及生长发育的直接因子,而是由于不同的地势,如海拔高度、坡度大小和坡向等对气候环境条件的影响,而间接地作用于树木的生长发育过程。

  海拔高度对气候有很大的影响,海拔由低至高则温度渐低、相对湿度渐高、光照渐强、紫外线含量增加,这些现象以山地地区更为明显,因而会影响树木的生长与分布。山地的土壤随海拔的增高,温度渐低、湿度增加、有机质分解渐缓、淋溶和灰化作用加强,因此pH值渐低。由于各方面因子的变化,对于树木个体而言,生长在高山上的树木与生长在低海拔的同种个体相比较,则有植株高度变矮、节间变短等变化。树木的物候期随海拔升高面推迟,生长期结束早,秋叶色艳而丰富、落叶相对提早,而果熟较晚。

  不同方位山坡的气候因子有很大差异,如南坡光照强,土温、气温高,土壤较干;而北坡正好相反。在北方,由于降水量少,所以土壤的水分状况对树木生长影响极大,在北坡,由于水分状况相对南坡好,而可生长乔木,植被繁茂,甚至一些阳性树种亦生于阴坡或半阴坡;在南坡由于水分状况差,所以仅能生长一些耐旱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但是在雨量充沛的南方则阳坡的植被就非常繁茂了。此外,不同的坡向对树木冻害、旱害等亦有很大影响。

  坡度的缓急、地势的陡峭起伏等,不但会形成小气候的变化而且对水土的流失与积聚都有影响,还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树木的生长和分布。坡度通常分为六级,即平坦地为5 0以下、缓坡为60~ 150、中坡为160~ 250、陡坡为260~ 350、急坡为360~ 45°、险坡为45°以上。在坡面上水流的速度与坡度及坡长成正比,而流速愈快、径流量愈大时,冲刷掉的土壤量也愈大。山谷的宽狭与深浅以及走向变化也能影响树木的生长状况。

  2.风与植物的生长发育
  风是气候因子之一。风对树木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有对树木良好作用的一面,如微风与和风有利于风媒传粉、可以促进气体交换、增强蒸腾、改善光照和光合作用、降低地面高温、减少病原苗等;但也有不利的一面,如大风对树木起破坏作用,经常被大风吹刮的树木会变矮、弯干、偏冠,强风会吹落嫩枝、花果,折断大枝,使树木倒伏,甚至整株被拔起。

  各种树木的抗风能力差别很大,一般而言,凡树冠紧密、材质坚韧、根系强大深广的树种,抗风力就强,而树冠庞大、材质柔软或硬脆、根系浅的树种,抗风力就弱。但是同一树种又因繁殖方法、立地条件和配置方式的不同而有异。用扦插繁殖的树木,其根系比用播种繁殖的浅,故易倒;在土壤松软而地下水位较高处亦易倒;直立树和稀植的树比密植者易受风害,而以密植的抗风力最强。

  3.大气污染与植物的生长发育
  随着工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城市工厂生产和生活中的能源燃烧、汽车排气等是市区主要的污染源。目前,受到注意的污染大气的有毒物质已达400余种,通常危害较大的20余种。按其毒害机制可分为六种类型。

  (1)氧化性类型。如臭氧、氧气及二氧化氮等。

  (2)还原性类型。如二氧化硫、硫化氢、一氧化碳、甲醛等。

  (3)酸性类型。如氟化氢、氧化氢、硅酸烟雾等。

  (4)碱性类型。如氨等。

  (5)有机毒害型。如乙烯等。

  (6)粉尘类型。镐、铅等重金属,飞沙、尘土、烟尘等。

  在城市中汽车过多的地方,由汽车排出的尾气经太阳光紫外线的照射会发生光化学作用,而变成浅蓝色的烟雾,其中90%为臭氧,其他为醛类、烷基硝酸盐、过氧乙酰基硝酸酯,有的还含有为防爆消声而加的铅,这是大城市中常见的次生污染物质。

  大气污染既有持续性的,也有阵发性的;既有单一污染,也有混合污染。不同污染源对树木的危害不同。不同树木对污染的反应不同,有敏感的(常用作监测),有抗性较强的。受害表现有急性型、慢性型、时滞暴发型(经1~2次高浓度阵发性污染后,开始一段时间并不表现危害症状或很轻,而后在污染并不延续的情况下,以暴发形式表现出急性危害)和抗耐型四种类型。

  在充分了解不同地点污染的特点和同一地点不同季节污染的变化状况的基础上,选择不同抗性的树木进行栽培,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树木的净化作用。

  4.生物因子与植物的生长发育
  在树木生存的环境中,尚存在许多其他生物,如各种低等、高等动物,它们与树木间有着各种或大或小的、直接或间接的相互影响,这些生物因子对树木生长发育的影响也是不能忽视的。而在树木与树木间也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

  本节所述的是个别生态因子与树木的关系,但从与树木整体的生长发育的关系来看,更重要的是各个因子的综合作用。缺乏某一因子,树木均不可能正常生长。而各因子对树木的作用也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却不能相互代替,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补充。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