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及根际环境对花卉的影响
3.土壤有机质
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可以分解释放大量养分。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力强,土壤理化性质好。
4.土壤微生物
土壤微生物对土壤物理、化学、生物状态都有一定的影响。在土壤中分解有机质,释放养分。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可以直接反映土壤肥力。大量研究表明,微生物具有双重作用,直接或间接促进或抑制根的营养吸收和生长;影响根际土壤中的物质转化;微生物还影响土壤的酸碱度等,从而影响许多微量元素如铁、铜、锰,锌的存在状态,进而影响植物生长。
(二)根际环境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花卉根系生长发育的地下是一个综合环境。研究发现根际( Rhizosphere)指植物根系周围数毫米内的微域环境)区域内的有效养分为实际养分,能直接为根系吸收,因此与植物生长的关系极为密切。根际的养分、水分、通气状况是影:向花卉生长发育最直接的环境。无论是养分缺乏还是元素过量造成的毒害,植物表现都与其所处的根际微生态环境有密切联系。根际的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状况直接影响着土壤中水分、养分向根迁移、转化和有效性;影响根的吸收和生理活性;影响有益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和生存;影响污染物的聚集和降解。
花卉根系一微生物共居于土壤中,三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依赖关系和相互作用。这个微环境是一个动态过程。一方面,土壤的理化特性及微生物活动可以直接影响根际土壤中的养分、水分和气体向植物根系的供应;另一方面,根系通过呼吸作用、分泌作用以及根系本身的机械穿插能力直接影响根际的理化特性和生物特性,从而反过来影响植物根系对养分、水分和气体的吸收。因此,在土壤养分胁迫下,植物可以通过根系形态和生理生化的适应性变化机制来调节自身活化和吸收养分的强度。
不同植物,不同的品种在活化和吸收养分方面都有显著差异,是基因潜力的反映。因此,人们除了施肥给花卉补足营养外,还可以发掘和利用植物自身的抗逆能力,辅之以对根际环境的调控,如通气、使用土壤微生物等来解决营养问题。
(三)一些土壤性状的调节
1.土壤质地改良
在实际操作中,主要通过混入一定量的砂土使黏土的土质得以改良;或是使用有机肥改良土壤的理化特性;还可以使用微生物肥来改良土壤的理化特性和养分状况。
2.土壤酸碱度的调节
测定土壤酸碱度的最简便方法是试纸法,即将被测土壤晾干,称取19重干土,放入试管中加水Sml,充分晃动,待溶液澄清后,用pH试纸测定。此外,还可以使用土壤酸度计。
(1)降低土壤pH。可以在土壤中加细硫磺粉、硫酸亚铁、硫酸铁,施用有机肥。
·浇施矾肥水:FeS04·7H20(3 kg)+油粕或豆饼(5-6kg)+人粪尿(10-15kg)+水(200-250kg)暴晒20天。取上清液加水稀释,浇花卉,可使土壤酸化。
·施用腐熟有机肥料:是调节土壤pH值的好方法,不会破坏土壤结构。
(2)提高土壤pH值。可以在土壤中加入细石灰、碳酸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