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生长地的土壤改良及管理的内容
园林绿地土壤改良不同于农作物的土壤改良,农作物土壤改良可以经过多次深翻、轮作、休闲和多次增施有机肥等手段。而城市园林绿地的土壤改良,不可能采用轮作,休闲等措施,只能采用深翻、增施有机肥等手段来完成,以保证树木能正常生长几十年至百余年。
园林绿地土壤改良和管理的任务,是通过各种措施,来提高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不断供应园林树木所需的水分与养分,为其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还可以结合实行其他措施,维持地形地貌整齐美观,减少土壤冲刷和尘土飞扬,增强园林景观效果。
园林绿地的土壤改良多采用深翻熟化、客土改良、培土与掺沙和施有机肥等措施。
(一)深翻熟化 深翻结合施肥,可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促使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增加孔隙度。因而,深翻后土壤含水量大为增加。
深翻后土壤的水分和空气条件得到改善,使土壤微生物活动加强,可加速土壤熟化,使难溶性营养物质转化为可溶性养分,相应地提高了土壤肥力。
园林树木很多是深根性植物,根系活动很旺盛。因此,在整地、定植前要深翻,给根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促使根系向纵深发展。对重点布置区或重点树种还应适时深耕,以保证树木随着树龄的增长,对肥、水、热的需要。过去曾认为深翻伤根多,对根系生长不利,实践证明,合理深翻,断根后可刺激发生大量的新根,因而提高吸收能力,促使树体健壮,新梢长,叶片浓绿,花芽形成良好。因此,深翻熟化,不仅能改良土壤,而且能促进树木生长 发育。
深翻的时间一般以秋末冬初为宜。此时,地上部生长基本停止或趋于缓慢,同化产物消耗减少,并已经开始回流积累,深翻后正值根部秋季生长高峰,伤口容易愈合;同时容易发出部分新根,吸收和合成营养物质,在树体内进行积累,有利于树木次年的生长发育;深翻后经过冬季,有利于土壤风化积雪保墒;同时,深翻后经过大量灌水,土壤下沉,土粒与根系进一步密接,有助于根系生长。早春土壤化冻后应当及早进行深翻,此时地上部尚处于休眠期,根系刚开始活动,生长较为缓慢,但伤根后除某些树种外也较易愈合再生。但是,春季劳力紧张,往往受其他工作冲击影响此项工作的进行。
深翻的深度与地区、土质、树种、砧木等有关,黏重土壤深翻应较深,砂质土壤可适当浅耕,地下水位高时宜浅,下层为半风化的岩石时则宜加深以增厚土层;深层为砾石,也应翻得深些,拣出砾石并换好土,以免肥、水淋失;地下水位低,土层厚,栽植深根性树木时则宜深翻,反之则浅。下层有黄淤土、白干土、胶泥板或建筑地基等残存物时,深翻深度则以打破此层为宜,以利渗水。可见,深翻深度要因地、因树而异,在一定范围内,翻得越深效果越好,一般为60 -100cm,最好距根系主要分布层稍深,稍远一些,以促进根系向纵深生长,扩大吸收范围,提高根系的抗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