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花卉| 当前位置:园林吧 > 园林植物 > 城市的水和土壤与植物的关系

城市的水和土壤与植物的关系

来源:园林吧 2010-03-28 【园林吧:园林学习第一门户】 交流论坛

  土壤污染后,破坏土中微生物系统的自然生态平衡,还会引起病菌的大量繁衍和传播,造成疾病蔓延。土被长期污染,结构破坏,土质变坏,土壤微生物活动受抑制或破坏,肥力渐降或盐碱化,甚至成为不能生长植物的不毛之地。

  有些污染物(特别是氟化物、重金属污染物)能被土壤吸持积累。不仅直接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并在体内积累经食物链危害人畜。

  土壤污染的显着特点是具有持续性,而且往往难以采取大规模的消除措施。如某些有机氯农药在土中自然分解需几十年。日本神岗矿山,在二次世界大战时开采铅锌矿,排放含镉废水,50年代采取废水治理措施后,含镉已很少,但事隔几十年,该地区骨疼病人反而增多。原因是被土壤吸持积累,转移到稻米中,经长期食用在人体内蓄积而造成。

  以上是城市环境的一般情况,具体到每个城市还应考虑城市性质及其自然条件等特点。

  3.土壤透气性与紧实度

  (1) 土壤透气性 由于中国人多,城市街道及游览区的游人集中地和川流地,土壤困踩踏或铺装,尤其造成地表坚实,不利或隔绝土中气体与大气间的交换,造成缺氧,影响根系生长与土壤营养变劣。表面无铺装的土壤通气比有铺装的稍好,雨水仍可渗入。铺装又因材料和接合方式不同,影响程度不同。以中国传统的青砖(尤以倒梯形砖)为最好,较有利透气,能吸水,保持地表温度稳定等优点,唯一缺点是不耐磨损。水泥预制块粘合铺装,不透气,不渗水、地表温差大,常引起树木早衰。

  (2) 土壤坚实度 由于人流践踏,尤其是市政施工的碾压等造成坚实度很高的土壤,栽植几年后,影响树木根系向穴外穿透与生长,造成树木早衰,变为“小老树”,甚至死亡。一条行道树,在苗圃多年培育过程中,经多次分级,定植时的大小差别不大,坑穴规格相同,管理相同;但十多年后就会出现分化,表现为不整齐。这是由于穴外土壤坚实度的差异所引起的。如在分车带中种植根系需氧性较高的油松和白皮松,依树池的宽窄决定维持正常生长的年限,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就可能提早衰亡。有的还会造成雨季穴内积水,经日晒增温引起烂根而死亡。

  (3) 土壤含盐碱量 海滨城和盐碱土地区的城市较为突出,与地下水高低有关。另外因融雪喷洒的盐水和厕所渗漏引起含盐量过高,影响树木生长不良与死亡。

  (4) 挖方与填方 由于市政建设需将某些土岗等堆平,造成挖方为未熟化之土壤,影响树木生长。这样的地段在新植树时,也应单独划出。选用耐瘠薄树种和配合相应的改土和养护措施。填方,要看具体填的是什么土。填入表土,对树木生长有利;如果填的是其他土(如挖人防、地下铁道、城市建筑或生活垃圾)对生长可能就有不利影响,应具体分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