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绿道:一种风景园林规划策略
4 多种功能的集中性
此项原则指的是绿道能在最小的空间里包容多种功能,这一点体现出了绿道作为规划策略的优势。下面通过三点来解释:
第一是多种功能共存的可行性。这一点的前提是多种功能的共存不会使原有单一功能遭到破坏。最常见的是绿道中动物栖息地和人类游憩功能的冲突,绿道规划研究中对特定物种对栖息地的要求理解的还不够深入,这就使得这方面的绿道规划非常困难。需要明确的一点是,不同物种对多功能共存的适应性是不够的,比如对森林内部干扰非常敏感的物种是很难接受绿道的,这就需要在绿道管理上实施游人进入的时间控制,使人类的干扰降低。
第二是经济上的受益。由于绿道对土地利用的集中性,多余的土地可以被用于其他用途,在管理上也由于空间的集中而降低了开销。从广义上讲,绿道这种线性的开放空间一旦被建立和保护,其周边的城市发展会从发散走向集中,从而减少了为分散的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的费用;而且绿道的建设也会使周边土地增值,从而吸引投资;此外,绿道还具有环境保护的功能,比如防洪、储水、净水和减少城市热导效应。
最后是政治上的支持。由于绿道的多功能性,它便承担了多方面的效益,参与和支持绿道建设的政治团体会多样化。这方面经常拿绿道和绿带(Greenbelt)进行比较,后者是单一功能的,为了限制城市发展而建立起来的。由于绿带的划定建立在行政区划的边界上而不是自然元素上,它就更容易由于土地使用方式的转变而受到侵害。由于城市的不断扩张,这类绿带经常被迫变成了城市发展用地的“银行”,在需要的时候被支取掉。而绿道由于多方面政治团体的支持,在城市发展中受到的压力应该较小。
5 案例分析——瓦尔登通道(Walden Passage)
此案例位于波士顿郊区的一个小镇上(图5),这里曾是美国环境主义之父,着名的作家亨利 罗素(Henry David Thoreau)居住过的地方。2007年,Jack Ahern教授作为领队,与麻省大学风景园林系(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 LARP)的学生以及许多其他相关专业的专家应邀对此地进行绿道规划的研究。
图5. 案例位置,波士顿的郊区: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绿道规划,解决高速路对人类和动物通行带来的阻断问题(图6),并使此项研究称为未来可持续交通系统的一个典范。整个研究过程中包括了很多次的研讨会,这些研讨会邀请了当地的居民和政府官员参加,使他们了解整个过程并参与到规划设计中来(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