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尾洲公园景观方案惊艳亮相
据规划部门透露,之所以将燕尾洲景观方案委托俞孔坚设计,既有基于其作为金华人熟悉燕尾洲特点和着名景观设计师身份的双重考虑,也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倡导的人与自然、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和谐理念。
从上海世博后滩公园到红飘带---秦皇岛汤河公园、从天津桥园到黄岩永宁江公园、中山歧江公园等等,这些出自俞孔坚之手的作品在城市中的位置,或是自然、生态、滨水的特点,与燕尾洲公园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在这些成功作品的基础上,由他负责设计燕尾洲公园,相信一定能不负重托。在15日的评审会上,俞孔坚的设计团队已拿出一个富有创意、独具特色的初步方案。
景观桥效果图
“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还有这么一片保护完好的次生湿地,真是太难得了!”燕尾洲公园景观设计团队在实地考察时连连赞叹,当时确定的第一设计原则就是保护。
据了解,设计方案尽可能保留原有的植被和环境,采取一系列生态修复措施,完善和丰富场地中的食物链,从而促进湿地内生物多样性的提高,使其形成健康的、能够自我维持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在城市核心留出一块控制游人进入的湿地保护区,是需要极大智慧和魄力的。设计团队列举了国内类似自然条件湿地过度开发反成败笔的案例。
白鹭翩翩起舞,是在燕尾洲湿地经常可见的和谐一幕。与自然生态相和谐的鸟类栖息地,是俞孔坚为燕尾洲洲头湿地设计的理想愿景。
景观桥“舞”动双溪洲头
一桥飞跨义乌江、武义江,人行景观桥“舞”动双溪,无疑是最吸引眼球的一大亮点。
根据设计构思,景观桥北与八咏公园、胜利街等相连,向南连接燕尾洲,南岸与体育公园、亚峰路相接。景观桥纵跨义乌江、武义江,南北各设三个、两个步行入口,燕尾洲设有两个步行入口。
从空中俯瞰,景观桥就像一条时分时合、欢快舞动的板凳龙。远远望去,时而漂浮在江上,时而穿行在燕尾洲上,游人可以凭栏远眺,观赏两岸江景和洲头湿地。对湿地的保护和观赏两不误。入夜配上灯光,景观桥舞动的龙形将更加生动,并成为婺江上最亮丽的夜景。
之所以称为“舞”动,是因为该景观步行桥设计灵感源于金华当地民俗文化中的板凳龙,形态上仿其盘旋扭转,色彩上选取红黄炽烈。
据设计团队介绍,城市中常见的跨于水上或架于马路的各种车行、人行桥,往往被认作市政工程的一部分,过于强调其功能性,而忽略其外观,造成功能单一、形式乏味。本方案恰恰将桥作为最大的景观亮点,这也是一个破与立的典型范例。
在俞孔坚看来,景观桥既有通行功能,更有美观效果,桥头设有观景台,而其本身就是一道最亮丽的景观。优秀景观不仅仅能修复自然,更能关照人心。纵跨两江,可以同时实现公园、步行桥与江面、城市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