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西九龙文化区规划挑战港人的期待
“沿南北向,除连接高铁站前广场和城市干道外,福斯特还细化街区,在楼与楼之间留出很多空隙,让海风和海景渗透过去。沿东西向,福斯特设有三条平行街道:北边利用现有的柯士甸道,南边是海滨长廊,向东与九龙公园相连,向西引向一个巨型海滨公园;在这两条道中间,是一条步行的‘中央大街’,可称为整个带状城区的脊柱。街北边多是较高层商业开发楼宇和少部分小型文化设施,街南边则是一排主要的文化设施,如中大型剧院、音乐厅、戏曲中心、舞蹈戏剧学校、博物馆等。以步行街的方式将众多文化、商业设施组织起来,一方面与东部九龙老区衔接起来,另一方面在内部营造出更为悠闲、舒适的街区气氛,这让我想起纽约的百老汇剧院街区和伦敦的西区剧院街区。”
福斯特案既然名为“城市中的公园”,其更显着的特征是将大部分建筑都紧凑地规划到一个带状城区内,得以腾出一大半滨海基地,将之变为一个19公顷、内有5000棵树的海滨公园。“这规划上的一紧一松的招式─一边与现有九龙老区相连的紧凑街区,另一边是宽阔的海滨公园,立刻让人联想到为纽约增添无限活力的曼哈顿中央公园。”朱涛评价道。
“城市中的公园”第一栋地标建筑是卵形歌剧院,福斯特将它放在基地的中央靠北地带,恰好位于中央大街和海滨公园的交界处,使它既成为中央大街的东端结束点,又成为海滨公园西部起点。朱涛说:“福斯特的这一招,同时迎合了两种歌剧院的定位传统,一是歌剧院作为城市街区中的地标─如巴黎歌剧院,另一个是歌剧院作为城市开放空间中的地标─如悉尼歌剧院。这一箭双雕的规划手法,相当精到!”“城市种的公园”中规划的博物馆广场第二栋是环绕西区海底隧道口的U形酒店及其延伸段的能源中心。福斯特充分利用该建筑的线性特点,一边利用它阻挡隧道口的交通噪音,另一边为该酒店争取到“无敌”景观─海滨公园、维多利亚港和港岛的景象。第三栋是规模最大的卵形大型表演场地+展览中心,朱涛说这是一个遗憾:“从港岛这边向西九龙望去,我们将看到郁郁葱葱的海滨公园,而歌剧院和大型表演场地+展览中心都将隐身在公园森林背后的两个角落。这种做法当然很安全,谁会不喜欢看到一大片公园呢?但有没有可能在西九龙文化区的海边建一个歌剧院,如同悉尼歌剧院那样,优雅而自信地向维多利亚港呈现出来。”
香港着名的公共艺术专家、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教授陈育强则认为,福斯特的文化公园方案是比较保守的选择,因为它是以绿色来取悦广大市民。这说明香港政府对于文化方面有一种戒心,因为这个文化区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没人知道,如果失败了,至少还能有一个公园。
在质疑中前行的“西九龙文化区”
从1997年的初步设想,到西九龙项目的最后启动,历时四年。
年西九龙项目开始启动,港府主办了一场规划比赛。当时,由10人组成的国际专家评审团在次年初从160多个本地及海外参赛作品中,选出英国建筑师诺曼?福斯特的流线型天幕设计作为优胜者。
当时,福斯特设计的地标是一个覆盖大半个西九龙的巨型天幕,这种新颖的创意一时成为当时香港民众瞩目的焦点,褒贬不一。为了实现这个计划,2002年9月,香港政府公布西九龙文化区发展建议邀请书,决定以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一家大财团来兴建和运营西九龙文化区。不料此举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民意调查显示半数以上香港公民认为天幕计划造价太高,且安全卫生皆不能让人放心。
年港府就西九龙项目正式展开公众咨询,强烈的争议就此爆发。艺术界质疑西九只想建造大型娱乐设施供外地艺团来港表演,对于本土的艺术发展和培育却不够关注。公众和立法会议员,则质疑该计划以单一招标形式,邀请财团来管理西九,令西九变成地产豪宅项目,其中更可能存在“利益输送”成分。西九的规划,由此上升至廉洁、管治能力、民主程序、民主程度的问题。在香港各界强烈质疑下,西九规划于2006年2月被宣布“推倒重来”。
年,香港政府成立西九管理局,然而西九争议依然不断。直到2008年7月,西九龙文化区的争论才被打破僵局,特区政府最终决定自己注资216亿港元重新启动项目,并且设立西九龙文化管理局,负责项目管理和未来运营。同年12月,新一轮西九规划竞标拉开帷幕。2009年4月7日,香港媒体公布了最后入围的3份方案。最终,福斯特的方案中标,香港政府将以其设计的“城市中的公园”作为基础,辅以另两份方案的长处,对西九龙文化区进行细致规划。
事实上,西九龙文化区项目背后的商业价值,一直都是反对者攻击的关键。香港立法会议员何秀兰多次批评西九龙文化区项目,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她表示:“我担心的是,这个文化区说到底只是一个经济发展计划,到最后区里面有很多住宅的、商业的建筑物,变成一个地产项目,文化在里面只是一个装饰品。”
香港另一位反对“西九龙文化区”的知名文化人胡恩威也认同这种观点。“这是一个设计骗局和规划骗局,三个方案均有大量的绿化用地,但西九是文化区而不是公园。一个平平无奇的绿化方案花了二亿多设计费,不值得,政府目的是令西九土地在绿化后卖价更高,成为西九豪宅区。”诺曼·福斯特的总规划蓝图“城市中的公园”中,行车道路和停车场都在地底下,地面留给行人记者曾就西九龙文化区采访香港政府政务司司长、西九龙文化区管理局主席唐英年。彼时,这位港府二把手不得不亲自披挂上阵,在街头、地铁站和社区,呼吁民众对西九龙文化区项目的支持。提起在西九龙文化区项目遇到的种种挫折,唐英年曾感慨,“我们将遇到的困难,和过去这个项目刚被提出时遇到的困难一样。我们希望公众在项目建设中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进来,这必然导致我们将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对此,接受记者专访的诺曼?福斯特则很乐观:“我是个乐观的人,我相信香港政府既然能够创立这个项目,就一定会继续推动它前进。但我认为最严峻的挑战来自于香港人对这个新的文化中心的巨大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