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设计| 当前位置:园林吧 > 规划设计 > 居住区绿地植物造景的基本要求

居住区绿地植物造景的基本要求

来源:互联网 2010-05-25 【园林吧:园林学习第一门户】 交流论坛

  (四)文化性原则

  居住区是居民长时间生活和休息的地方,应该根据植物造园原理,努力创造丰富的文化景观效果,以人为本,体现文化气息。

  绿地意境的产生可与居住区的命名相联系。每个居住区(居住不区、组团)都有自己的命名,以能体现命名的植物来体现意境,能给人以联想、启迪和共鸣。如桃花苑选择早春开花的桃树片植、丛植,早春来临满树桃花盛开,喜庆吉祥;杏花苑选择北方早春开花的杏树片植、群植、孤植相结合,深受居民喜爱。同样,桂花、木芙蓉、樱花、合欢(一名芙蓉)、紫薇、海棠、丁香等,均可以成为居住区的特色植物。

  植物是意境创作的主要素材。园林中的意境虽也可以借助于山水、建筑、山石、道路等来体现,但园林植物产生的意境有其独特的优势,这不仅因为园林植物有优美的姿态,丰富的色彩,沁心的芳香,美丽的芳名,而且园林植物是有生命的活机体,是人们感情的寄托。例如合肥西园新村分成6个组团,按不同的绿化树种命名为:“梅影”、“竹荫”、“枫林”、“松涛”、“桃源”、“桂香”.居民可赏花、听声、闻香、观景、舒情,融入到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去。

  由于建筑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在一个居住区中,往往其小区或组团建筑形式很相似,这对于居民及其亲友、访客会造成程度不同的识别障碍。因此,居住区除了建筑物要有一定的识别导引性,其相应的种植设计也要有所变化,以增加小区的可识别性。在形式和选用种类上,要以不同的植物材料,采用不同的配置方式。如常州清潭小区以“兰、竹、菊”为命名组团,并且大量种植相应的植物,强调不同组团的植物景观特征,效果很明显。

  (五)人性化原则

  人是居住区的主体,居住区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人的需求而进行建设的,植物造景要适合居民的需求,也必须不断向更为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植物造景和人的需求完美结合是植物造景的最高境界。强调人性化的住宅小区设计,更要特别强调植物造景的人性化。人们进入绿地是为了休闲、运动和交流。因此,园林绿化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富有人情味。

  从使用方面考虑,居住区植物的选择与配置应该给居民提供休息、遮荫和地面活动等多方面的条件。

  行道树及庭院休息活动区,宜选用遮荫效果好的落叶乔木,成排的乔木可遮挡住宅西晒;儿童游戏场和青少年活动场地忌用有毒和带刺的植物;而体育运动场地则避免采用大量扬花、落果、落叶的树木。

  三、居住区绿地植物造景的基本要求

  居住区绿地的景观效果主要靠植物来实现,植物配置应将生态化、景观化和功能化结合起来。植物材料既是造景的素材,也是观赏的要素,正确选择植物、合理进行配置,才能创造出舒适优美的居住区环境。

  (1)小区绿地必须根据小区内外的环境特征、立地条件,结合景观规划、防护功能等因素,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具有一定观赏价值和保护作用的植物进行规划,强调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和地方特色,考虑植物景观的稳定性、长远性。树种和植物种类选择在基调和特色的基础上,力求变化。

  (2)以植物群落为主,乔、灌、草合理结合,常绿和落叶植物比例适当,速生植物和慢生植物相结合。将植物配置成高、中、低各层次,既丰富了植物种类,又能使绿量达到最大化,达到一定的绿化覆盖率。居住区植物景观应减少草坪、花坛面积,不宜大量整形色带和冷季型观赏草坪,而多采用攀援植物进行垂直绿化可以使景观更具立体性。

  (3)植物配置应体现四季有景,三季有花,适当配置和点缀时令花卉,创造出丰富的季相变换。在种植设计中、充分利用植物的观赏特性,进行色彩组合与协调,通过植物叶、花、果实、枝条和干皮等显示的色彩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为依据来布置植物。如由迎春花、桃花、丁香等组成春季景观;由紫薇、合欢、石榴等组成的夏季景观;由桂花、红枫、银杏等组成秋季景观;由蜡梅、忍冬、南天竹等组成冬季景观。

  (4)居住区植物景观不能仅仅停留在为建筑增加一点绿色的点缀作用,而是应从植物景观与建筑的关系上去研究绿化与居住者的关系,尤其在绿化与采、通风、防西晒太阳及挡西北风的侵入等方面为居民创造更具科学性、更为人性化、富有舒适感的室外景观。

  要根据建筑物的不同方向、不同立面,选择不同形态、不同色彩、不同层次以及不同生物学特性的植物加以配置,使植物景观与建筑融合在一起,周边环境协调,营造较为完整的景观效果。

  要符合居住卫生条件。适当选择落果少、少飞絮、无刺、无味、无毒、无污染物的植物,以保持居住区内的清洁卫生和居民安全。

  (5)居住区植物景观应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和现状条件,对原有树木,特别是古树名木、珍稀植物应加以保护和利用,并规划到绿地设计中,以节约建设资金,早日形成景观效果。由于居住区建筑往往占据光照条件较好的位置,绿地受阻挡而处于阴影之中,应选用能耐荫的树种,如金银木、枸骨、八角金盘等。

  居住区植物景观既要有统一的格调,又要在布局形式、树种选择等方面做到多种多样、各具特色,提高居住区绿化水平。栽植上可采取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植物配置手法。一般区内道路两侧植1~2行行道树,同时可规则式地配置一些耐荫花灌木,裸露地面用草坪或地被植物覆盖。其他绿地可采取自然式的植物配置手法,组合成错落有致,四季不同的植物景观。

  (6)便于管理。应尽量选用病虫害少、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和花卉,不但可以降低绿化费用,而且还有利于管理养护。北方乡土树种如毛白杨、国槐、垂柳、白榆等。

  (7)适当要考虑植物的经济价值。居住区植物景观可以将植物的观赏功能和生产功能完美结合起来,例如葡萄、金银花、五味子、栝楼、红花菜豆、苦瓜、丝瓜等不但是优良的棚架或篱垣造景材料,同时也是果树、药用植物或蔬菜。其他如杨梅、荔枝、橄榄、樱桃、石榴、柿树、香椿、连翘、乌药、牵牛花等,都是居住区适宜的植物材料。因此,在居住区植物造景设计中可适当要考虑植物的生产功能,使园林植物既有观赏价值,又可增加经济收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