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园林植物造景实现树种多样性的设想
三、园林植物群落树种结构单
(一)对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功能的研究滞后。就城市绿地建设而言,虽然全省各地都在为实现建设园林生态城市的目标努力,但是对城市绿地究竟在园林生态城市建设中所应发挥的作用与功能大小的技术指标,绿地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的不同对环境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大小等方面的研究就尚无系统的成果,使得园林从业人员在规划、设计、施工时对植物群落树种配置无科学的依据可循,结果导致群落结构类同,树种单一。
(二)对树种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引种推广方面生产滞后。虽然广大的园林设计者已意识到在城市绿地设计中植物群落实现树种多样方面的重要性,并在设计上也开始应用许多新的树木品种?包括乡土树种和引种植物?.但是,往往设计中要求的品种、规格、数量,在实际施工时采购不到,生产跟不上,最终只能设计更改,结果又落入俗套。显然,导致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我们对可选用树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引种推广方面生产滞后。
四、建设与对策
(一)建立专业性科研与推广机构。与相关行业相比,浙江园林绿化专业性的科研与推广机构奇缺已成为园林绿化行业发展、提高、创新上的一大制约因素,因此,建议建立专业性的科研推广机构,加强园林绿化科学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依托科研机构,搞好城市绿地植物多样性的研究,开展园林植物育种栽培和引种驯化实验,为园林绿化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二)加强做好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搞好园林绿化从业人员:包括管理设计、施工、苗木生产等,对建立完善与发挥城市绿地系统功能的重要性和技术要素方面的知识培训,做好以点带面的技术指导工作,特别是对新品种栽培、繁育技术进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技术素质,为提高绿化水平打好基础。
(三)加强对乡土树种选育和推广。各地要因地制宜地对当地的树种资源进行引种栽培繁育和推广,特别是对许多可利用的山林资源要在确实保护的前提下,对那些需进行林种结构调整或需改造的次生林地内可利用的树种,可采取移下山就地分类栽培,缩短培育周期,为城市造园作资源后盾。切忌对保护区或封山育林区内的树木进行移植。
(四)积极开展引种驯化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本省从南和北及国外已引种驯化了大批的绿化树种,已在园林上推广应用的如日本冷杉、日本香柏、桤木、北美的几种松、薄壳山核桃及许多观赏性竹类等,最近宁波、杭州又开始试种棕榈科的加拿利海枣、华盛顿棕榈等。因此,引种的成功这不仅大大丰富了本省植物区系内容,而且使得绿地物种多样性越来越高,同时,也能充分发挥绿地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