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好园林建筑施工图
六、施工期间收集第一手资料,为工程结算做准备
施工图预算编制完成后,思想不能放松,还有大量的细致工作要做。业务人员要充分利用施工这段时间,要做到眼勤、嘴勤、腿勤、手勤,深入施工第一线,亲自掌握第一手资料,核对现场施工项目的工程量跟预算是否一致,如有变动,先检查是否自己在计算式中计算有错误,再查是否由设计变更或施工建议引起的施工项目及工程量的增减。弄清原因后,如果是由设计变更或施工建议引起的项目和工程量的变动,要根据设计单位签字、甲方同意的设计变更或施工建议书,随时调整有关计算式;如果是由于编制预算时,时间紧张计算有误或有漏项的情况,要随时修正自己编制的工程量计算式。这些工作不要推到结算时进行,要随着工程的进展,分段、分部位的进行,这样就给工程结算带来宽松的条件和准确的数字。
七、编制工程施工图结算
由于大量的、细致的工作在施工期间已经收集、调整完毕,结算时有充足的时间行汇总、调整工程量和定额项目,仔细推敲工程量是否还有计算的不合理的地方,定额所套项目是否和现场施工相一致(如模板的种类、施工方法,所用施工机具等),间接费计取的是否切合实际,材料调差是否准确等,同时要认真研究当时领发的结算文件,吃透文件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准确的编制出土建施工图结算。
剪力墙平法施工图看图要点
看图原则:先校队平面,后校对构件;根据构件类型,分类逐一细看;先看各构件,再看节点与连接。
1 看结构设计说明中的有关内容。明确底部加强区在剪力墙施工图中的部位及高度范围;明确底部加强区在剪力墙施工图中的部位及高度范围;没有明确得就要问设计。
2 检查各构件的平面布置与定位尺寸。根据相应的建筑平面图墙柱及洞口布置,查对剪力墙各构件的平面布置与定位尺寸是否正确。特别应注意变截面处上下截面与轴线的梁轴线的关系。
3 从图中(截面注写方式)及表中(列表注写方式)检查剪力墙身、剪力墙柱、剪力墙梁的编号、起止标高、截面尺寸、配筋、箍筋。当采用列表注写方式时,应将表和结构平面图对应起来一起看。
4 剪力墙柱的构造详图和剪力墙身水平、竖直分布筋构造详图,结合平面图中剪力墙柱的配筋,搞清从基础到屋顶整根柱或整片墙的截面尺寸和配筋构造。
5 剪力墙梁的构造详图,结合平面图中剪力墙梁的配筋,全面理解梁的纵向钢筋、纵向钢筋锚固、箍筋设置要求、梁侧纵向构造钢筋的设置要求等。
6 其余构件与剪力墙的连接,剪力墙与填充墙的拉接。
KL与墙得连接,随LL还是随AL,还是另有说法?也可以把网上某些人得节点推荐给设计,争取让其采用你推荐得一些合理构造!KL与墙的连接,随LL还是随AL,还是另有说法?都必须由设计予以明确。
7 全面理解剪力墙的配筋图,读者可以自己动手画出整片剪力墙各构件的配筋立面图。
尤其要把洞口画出来,不要全部绑好,再用氧气割出洞口;尤其要把洞口画出来--钢筋工班长要与木工班长通气,协调一致,土建监理要与设备监理多沟通,洞口主要是设备需要的。
施工老手对设计新手说的话
1 有些设计人员,为了控制截面高度,不惜把钢筋配到2.5%的配筋率,其实这样做施工很难做到符合设计要求,不说会不会偷工减料,就光是那一大把钢筋按要求放下去就很困难,常常出现3层钢筋,甚至是4层,而且最上面的钢筋由于受到箍筋弯钩的影响,而比设计思路要少一两根,如本来可以放7根25的,说不定就只能放5根或者6根。其次混凝土还浇不密实探棒进不去,甚至混凝土都很难浇进去而用粗钢筋撬,造成钢筋严重移位,非泵送混凝土尤其如此。所以强烈建议设计者在截面高度不能增加的时候加宽梁截面,以减小配筋率,要是没有特殊情况,强烈建议配筋率不要大于1.6%.这样还有利于梁的塑性铰形成,利于抗震耗能。我按受压区高度0.35ho估算配筋率,一般都在1.6左右。大于1.6配筋的梁建议采用封闭箍筋。
2 箍筋问题也多,主要是加密区的问题,加密区长度一般都够,箍筋间距一般不够,每只箍筋间距宽2~5cm是比较常见的。如果要验筋,数数箍筋只数,估计就够那些人头疼的了。
3 别太吝惜混凝土,我看过的工地梁底都常常是直接放在模板上,梁下钢筋可能保护层不足。截面高度上了600的,常常就会少2cm以上,我检查过1200高的梁,就有少5~10cm的。
4 楼板的问题也很严重,板厚常常不符合要求,尤其大于200mm的板,就很容易偷混凝土了,配双层双向的钢筋在施工的时候常常给踩踏的不成型,建议板面筋采用直径稍大的钢筋。如果板厚保证了,一般的板面筋的保护层是很厚的,建议板就别在支座处调幅太多,实际中的ho常常会小于设计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