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金银花将在北京园林绿化中充分应用
近日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2011年北京市将大力发展金银花树种,计划在房山、门头沟、怀柔、密云、丰台、海淀等区县选择适宜林地示范种植金银花3400亩。截至目前,全市共新栽植金银花苗木近40万株,主要栽植的品种有巨花1号、巨花2号、巨花1号父母代等。让北京如此大规模应用的金银花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它的识别特征、生态习性及栽培管理等信息。
一、简介
金银花,别名忍冬、金银藤、银藤、二色花藤、二宝藤、右转藤、子风藤、鸳鸯藤,为忍冬科忍冬属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木质藤本植物。“金银花”一名出自《本草纲目》,由于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
二、形态特征
半常绿藤本;幼枝洁红褐色,密被黄褐色。叶纸质,卵形至矩圆状卵形,有时卵状披针形基部圆或近心形,有糙缘毛,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总花梗通常单生于小枝上部叶腋,密被短柔后,并夹杂腺毛;苞片大,叶状,两面均有短柔毛或有时近无毛;萼筒长约2毫米,无毛,花冠白色,有时基部向阳面呈微红,后变黄色,外被多少倒生的开展或半开展糙毛和长腺毛,上唇裂片顶端钝形,下唇带状而反曲。果实圆形,熟时蓝黑色,有光泽花期4-6月(秋季亦常开花),果熟期10-11月。
三、生长习性
原产我国,分布各省。温带及亚热带树种,适应性很强,喜阳、耐阴,耐寒性强,也耐干旱和水湿,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湿润、肥沃的深厚沙质壤上生长最佳,每年春夏两次发梢。根系繁密发达,萌蘖性强,茎蔓着地即能生根。
喜阳光和温和、湿润的环境,生活力强,适应性广,耐寒,耐旱。在当年生新枝上孕蕾开花。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盐碱地均能生长。根系发达,生根力强,是一种很好的固土保水植物,山坡、河堤等处都可种植。在荫蔽处,生长不良。
四、栽培技术
用种子和扦插繁殖为主。种子繁殖:4月播种,将种子在35-40℃温水中浸泡24h,取出拦2-3倍湿沙催芽,等裂口达30%左右时播种。在畦上按行距21-22cm开沟播种,覆土1cm,每2d喷水1次,10余日即可出苗,秋后或第2年春季移栽,每1hm2用种子15kg左右。扦插繁殖:一般在雨季进行。在夏秋阴雨天气,选健壮无病虫害的1-2年生枝条截成30-35cm,摘去下部叶子作插条,随剪随用。在选好的土地上,按行距1.6m、株距1.5m挖穴,穴深16-18cm,每穴5-6根插条,分散形斜立着埋土内,地上露出7-10cm,左右,填土压实。也可采用扦插育苗;在7-8月间,按行距23-26cm,开沟,深16cm左右,株距2cm,把插条斜立着放到沟里,填土压实,栽后喷一遍水,以后干旱时,每隔2d要浇水1交通,半月左右即能生根,第2年春季或秋季移栽。
五、田间管理
每年春季2-3月和秋后封冻前,要进行松土、培土工作。每年施肥1-2次,与培土同时进行,可用土杂肥和化肥混合使用。每次采花后追肥1次,以尿素为主,以增加采花次数。合肥混合使用。每次采花后追肥1次,以尿素为主,以增加采花次数。合理修剪整形,是提高金银花产量的有效措施,可根据品种,墩龄、枝条类型等进行,如鸡爪花,主干明显,枝多不着地,冠幅80-120cm,剪枝要去顶,清脚丛,打内膛,修剪过长枝、病弱枝、枯枝、向下延伸枝,使枝条成丛直立,主干粗壮,分枝疏密均匀,花墩呈伞形,通风透光好,新枝多,花蕾多。剪枝:一是冬剪,从12月翌年2月下旬均可进行。二是生长期煎,是在每次采花后进行,头茬花后剪夏梢,第3次9月上旬三茬花后剪秋梢。以轻剪为主。在寒冷地区种植金银花,要保护老枝条越冬。一般在地封冻前,将老枝平卧于地上,上盖蒿草6-7cm,草上再盖泥土越冬,次年春萌发前去掉覆盖物。
六、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褐斑病,除减少病源、加强管理外,在发病初期可用3%井冈霉素5×10-5(50ppm)液连续喷治2-3次。虫害有圆尾蚜,可用化学药剂防治。咖啡虎天牛,可在7-8月,气温在25℃以上晴天,在田间释放天牛肿腿蜂防治,效果良好。尺蠖可在幼龄期用化学药剂防治。
小结:通过以上介绍,我们了解到忍冬科的金银花以它独特的观赏特性及其优良的适应能力等,在北京的众多绿化植物中脱颖而出。由此我们也会联想到,北京的气候环境、水资源等条件比较恶劣,在园林或城市绿化中,我们应多选用一些像金银花这样的抗性较强、适应能力强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