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百合市场欲扬帆起航
近两年来,在各种花卉展览和各地年宵花市上,盆栽百合频频亮相,见惯了切花百合的消费者对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不少生产企业、育种人也对其投以关注的目光,盆栽百合市场正悄然兴起。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的郁书君博士,去年曾带领学生做了一个盆栽百合的课题。他们从荷兰引进了1万多粒盆栽百合种球,在广州地区试种,并尝试带到年宵花市上销售,结果引起了消费者的关注,市场反响不错。郁书君介绍,盆栽百合的育种工作主要在荷兰,以知名的百合育种公司Mak公司为主,他们的品种授权一家生产商去生产,再由生产商授权两家种球贸易商去销售,分工很明确,市场开发也很好。近两年,国内开始引进盆栽百合品种。以前在广州地区也有盆栽百合销售,但主要是将切花品种种球种在花盆里,例如有的农户将切花的二三代球组合种在花盆里,植株长得不高,花也较小;有的是购买切花品种‘黄天霸’的1代球,3粒球组合在一起种在花盆里。消费者看着新鲜,市场销售也不错。如果用真正的盆栽百合品种种植,相信效果会更好。但郁书君也坦言,盆栽百合品种毕竟是新引进的品种,在技术方面还不成熟,尤其是花期控制方面还需摸索。
浙江虹越花卉有限公司早在2003年就尝试引进盆栽百合种球,由于市场原因暂停了一段时间,去年开始再引进。尽管遭遇冬季低温,花期错过了年宵市场,但其销售情况仍然不错。该公司花卉事业部总经理周法华告诉记者,专有盆栽百合品种花朵多,株形紧凑,株高适中,比切花百合盆栽的观赏效果好,市场前景不错。今年公司又引进了6万粒种球,盆花可以在“五·一”前、“十·一”后上市。
范登博思(北京)园艺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韩洁也非常看好国内盆栽百合市场,但她认为需持谨慎态度。在她看来,盆栽百合是个独特的品种,在众多盆花产品中有其独到之处,不但漂亮而且装饰效果强。她希望盆栽百合的市场开发不要走切花的路,靠拼价格占有市场不利于产业发展。尽管现在在中国市场开发盆栽百合的时机很好,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技术、市场推广、提高产品附加值、培养专业的人才队伍等。韩洁说,范登博思公司在美国推广盆栽百合非常成功,他们会将成功的经验带到中国来,努力开发好市场。
国内的百合育种者也早就看好盆栽百合市场。北京农学院百合研究所教授赵祥云从事百合育种工作多年,她认为盆栽百合无论是在景观美化,还是在进入家庭方面都有独特的优势,因此自2005年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盆栽百合育种方面。她充分利用中国特有的百合资源,将育种目标锁定在培养耐热、抗寒、适合北方气候的盆栽百合品种上。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有三四个品种正在进行抗性试验,她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盆栽百合品种在市场上得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