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花卉| 当前位置:园林吧 > 园林植物 > 苏铁,别名:铁树,凤尾松,养殖方法

苏铁,别名:铁树,凤尾松,养殖方法

来源:百度百科 2009-09-15 【园林吧:园林学习第一门户】 交流论坛

苏铁,别名:铁树,凤尾松,养殖方法

  【苏铁简介】
  学名:Cycas revoluta Thunb
  界名:植物
  门名:裸子植物门
  纲名:苏铁纲
  目名:苏铁目
  科名:苏铁科
  属名:苏铁属
  类别: 乔木
  别名: 铁树、凤尾松、避火蕉
  拉丁名: Cycas revoluta
  【生态习性】
  喜光,稍耐半阴。喜温暖,不甚耐寒,上海地区露地栽植时,需在冬季采取稻草包扎等保暖措施。喜肥沃湿润和苏铁---下部老叶未经修剪的形态微酸性的土壤,但也能耐干旱。生长缓慢,10余年以上的植株可开花。
  苏铁的株形美丽、叶片柔韧、较为耐荫,其既可室外摆放,又可室内观赏,由于其生长速度很慢,因此售价较高。苏铁喜微潮的土壤环境,由于它生长的速度很慢,因此一定要注意浇水量不宜过大,否则不利其根系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从每年3月起至9月止,每周为植株追施一次稀薄液体肥料,能够有效地促进叶片生长。苏铁喜光照充足的环境。尽量保持环境通风,否则植株易生介壳虫。苏铁喜温暖,忌严寒,其生长适温为20~30℃,越冬混度不宜低于5℃。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茎干园柱状,不分枝。仅在生长点破坏后,才能在伤口下萌发出丛生的枝芽,呈多头状。茎部密被宿存的叶基和叶痕,并呈鳞片状。叶从茎顶部生出,羽状复叶,大型。小叶线形,初生时内卷,后向上斜展,微呈“V”字形,边缘显著向下反卷,厚革质,坚硬,有光泽,先端锐尖,叶背密生锈色绒毛,基部小叶成刺状。雌雄异株,6-8月开花,雄球花圆柱形,黄色,密被黄褐色绒毛,直立于茎顶;雌球花扁球形,上部羽状分裂,其下方两侧着生有2-4个裸露的胚球。种子10月成熟,种子大,卵形而稍扁,苏铁---经修剪后的植株形态熟时红褐色或橘红色。
  苏铁雌雄异株,花形各异,雄花长椭圆形,挺立于青绿的羽叶之中,黄褐色;雌花扁圆形,浅黄色,紧贴于茎顶。花期6~8月。种子卵圆形,微扁,熟时红色。其实铁树是裸子植物,只有根,茎,叶和种子,没有花这一生殖器官,所以,铁树的花,是它的种子。种子成熟期为10月份。
  【繁殖培育】
  可用播种、分蘗、埋插等法繁殖。
  苏铁繁殖以种子繁殖和分蘖繁殖为主。由于难以得到种子,分蘖繁殖便成为主要繁殖苏铁的种子方式。
  播种繁殖
  种子于秋末采集,随采随播,也可砂藏,于翌春季点播;因种皮厚而坚硬,生芽缓慢,一般4至6个月后发芽;温度要保证在15度以上,覆土要深些,约3厘米,在30—33℃,高温下,约2周即可发芽;幼苗生长较慢,种苗需2至4年方可移栽。
  分蘖繁殖
  1.分蘖时间:可于冬季停止生长时进行。亦可在早春1至2月份至初夏进行。
  2.取蘖芽:苏铁常在茎基部和干部萌生蘖芽,应选择充实的3年以上的或有4苏铁的基部分蘖形态至5片叶子的做繁殖材料。因为该类蘖芽木质化程度高、内含营养物质多、适应性强,易生根成活。切忌选过嫩的蘖芽,否则易腐烂。取芽方法是:用锋利的小刀将蘖芽与母株连接的根基处切割下来。切割时要尽量少伤茎皮。切口稍干后,栽于粗沙含量多的腐殖质土的盆钵内,放于半荫处养护,温度保持在27—30℃,易于成活,对已生根的,可直接栽入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透气性强的培养土中管理;对未生根的,应放在阴凉通风处晾2至3天,待其切口稍干后再进行催根处理。也可将茎部切成15—20厘米的块片埋于沙质壤土中,使其周围发生新芽,再行分栽培养。
  3.催根:栽于素沙中,深度为蘖芽高度的1/2。为防止伤口腐烂,在栽植前应在伤口上涂草木灰、木炭粉或硫磺粉。栽好后,浇水一次,然后放在室内见光处养护。2个月左右萌发新根,3至4个月抽生1至2片新叶。
  4.移栽:待新叶全部展开时,移入培养土内进行管理。培养土由 45%的腐叶土、20%的菌根土苏铁顶部长着果包的形态、30%的河沙和5%的钙镁磷肥配成。千万不要用粘重土作培养土,否则会因排水不良而导致根部腐烂。
  5. 管理:华南温暖地区可露地栽于庭中。较寒之地,冬季应以稻草裹之,加以保护。长江流域及华北地区多盆栽苏铁,栽培盆底要多垫瓦片,以利排水,并培以肥沃壤土,压实植之。春夏生长旺盛时,需多浇水,夏季高温期还需早晚叶面喷水,以保持叶片翠绿新鲜。每月可施腐熟饼肥水一次。人秋后应控制浇水,日常管理要掌握适量浇水,因水分过多,易发根腐病。苏铁生长缓慢,每年仅长一轮叶丛,新叶展开生长时,下部老叶应适当加以剪除,以保持其整洁古雅姿态。
  【园林用途】
  苏铁树形奇特,叶片苍翠,并颇具热带风光的的韵味,宜用多株与山石配置成景点,十分爽心悦目。
  【产地分布】
  原产我国南部。为世界上生存最古老的植物之一。 在福建、台湾、广东各省均有。日本、印尼及菲律宾亦有分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