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瓦一世界 · 瓦片之上的建筑大师

景观 / 公共艺术 2018-5-12 23:09

瓦在我眼中它并不仅仅是种建筑材料,它代表了一种境界,也代表了我的建筑观,我认为我从来不是在设计一个房子,而是在建造一个世界。

--摘自王澍

知道王澍的人应该都不陌生他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因为这个作品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便是那层层叠叠的瓦檐、波浪般的瓦顶和积淀时光的瓦爿墙。

当然“瓦”材料并不是简单的堆砌,它与砖、甚至石板在不同的墙面重新聚合,斑驳错落,构成一面奇特的整体。

当传统碰撞流行,不必破旧建新,王澍的建筑倾诉着他想要说的话。

王澍的这片瓦园,竹扎结构支撑,拆迁回收的6万瓦片,并非完全相同的色泽与规格的材料,相同的是有着温润而朴拙、内敛而淡然的气质。

有着岁月沉淀的“瓦”本身就给人一种活的感觉,也许这就是中国传统材料的魅力所在。

这种传统的青瓦屋,破碎的瓦片也是儿时游戏的玩具呢。

小时候下完雨,这种场景还记得吗?

而就有这么一位设计师(余平)用“瓦”单纯的合声呼唤我们记忆的情感。瓦库,一个喝茶的地方。

瓦片如果被设计师运用的好,就会散发一种雅致,富有浓厚的古典气息。

青瓦垒起的背景墙像不像是一幅画?

看看大师是如何将瓦片艺术发挥到极致的。

看到了吧,这个飘浮在空中的瓦片是用特殊材料的绳线串联起来悬挂着。稳固的瓦片和灵动的水动静相宜,建筑外形既有流畅的动感,又有含蓄的气质,让这个设计消失一般。

“让建筑消失”是隈研吾建筑师的设计理念,采用当地材料和传统工法制成外立面瓦片就是材料与自然融合消失的方式。

以上内容来自「最景观」,感谢祥尨┿⑧漲整理供稿,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查看原文
设计师 | 中国
一瓦一世界 · 瓦片之上的建筑大师